教育心理学概论
Jiao Yu Xin Li Xue Gai Lun
第七章
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章)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策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就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虽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做人”。

        2. 整体性原则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个体身心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制约性、协调性,来全面考察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同时也要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和持久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原则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发展,即通过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的知、情、意、心理活动及个性也能得以健康发展。二是追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方法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的协调一致,综合运用,使其达到辅导与教育目标的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平等尊重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相信他们的诚意和谈话内容,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圆满的结果。要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对学生所施以的各种指导、帮助并不是把学生作为一被动接受影响的客体,而是通过学生的“自助”即学生自我理解、自我指导能力的提高,积极地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实现教育目标。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从学生的自身需要出发,要采取有效方法并用鼓励性、商量性的语气让学生发表看法,渲泄情感,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

        4.艺术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通晓心理工作的理论与技巧,善于运用言语表达、情感交流和教育手段理解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改变。针对中小学生的问题所展开的教育内容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传授上,应让学生在各种模拟与实际情境中去讨论、体验、训练等。调动学生的自觉主动精神,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以取得积极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5.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

    非指示原则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他认为心理辅导应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能,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启发和鼓励这种潜能的发挥,并促进其成熟或成长,而不是包办代替的进行解释和指导。所谓非指示性,只意味着以非指示性的形式实现对教育者的“指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非指示原则比其早期的指示性辅导更具科学性。

       6.保密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

        7.坚持性原则

    教师要充分认识解决心理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树立坚持不懈、不怕反复的思想,这才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巩固与提高。

        8.适应个别差异原则

    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表现和一般规律,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又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个性差异等。因人而异,努力使教育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在不同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程度、持续时间等均有所不同;每个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原因不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针对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具体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策略与方法,因势利导。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根据我国中小学的实际,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时应注意三方面的策略:一是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二是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三是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

        1.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

    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的途径。在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的同时要求形成学校、家庭和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全方位的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等心理品质。各种教育场合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发生的学习动机,结合教材进行记忆策略以提高学生记忆力等。通过组织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科技、体育、卫生、艺术等活动和各种参观、考察、心理训练及公益劳动等,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学校要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注意同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辅导网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争取他们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配合。要充分利用医疗、社区等社会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2.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

    学校不仅要有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而且还要创设尊重、理解、 信任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积极情感,增强适应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顺畅。另一方面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应该有意识地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健康的教育环境应是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形成健全人格的环境。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信心与自尊心,从而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3、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

    发展优先、防重于治,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障碍的矫正与治疗方面。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人的发展,不仅是身体的成长、知识经验的增多和技能的形成,而且是各种智能、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发展。通过营养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成长;通过学校的语文、数学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可以增长知识和技能;而通过有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可以促进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发展。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观察和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长处和局限性,采用各种教育和心理学手段与措施改正心理的缺陷,但其重点还应是帮助学生发扬心理的长处或优势,并发展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特征,从而使人格平衡地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备坚定的自信心、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力,他们就不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心理问题的最根本的预防。只有坚持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才能更好的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