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概论
Jiao Yu Xin Li Xue Gai Lun
第七章
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章)第二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

  (一)、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这方面的问题年级越高情况越严重,但现在也出现了向低年龄、低年级发展的趋势,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反面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至于高中的学生,很多人最担心的就是一旦考不上大学如何向父母交待。因此一些平时学习尚可的学生,一上考场就思前想后,导致发挥失常。可以说与学习、升学相关的焦虑体验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生时代,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持续不良影响。中小学生中的厌学情绪、考试焦虑和逃学、出走等现象,以及自我意识中的自卑情绪,都与此有密切关系。

    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当然也与父母的过高期待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如果家庭能够给他们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心理支持,情况会好得多。这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指导,特别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一些学校面向家长开设青少年学生心理讲座,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包括方法、技巧等,帮助他们适应各个时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能容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而临很大的问题。一方面,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知识和修养,另一方面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又特别渴望和依赖同龄人的友谊和交往,他们需要从友谊中去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与归属,来填补青春期之后,与父母、长辈疏离而造成的情感真空。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于是一些人更加封闭自己,变得越发孤僻,一些人无原则苦涩。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都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中小学生中因为人际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怖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因此加强对他们的人际关系的指导也就十分必要。

  (三)、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中小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之后,更加突出,使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燥。一方面,他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因为除了在物质生活、知识的获得等方面,他们离不开父母和老师之外,在意识深处,他们实际上对父母、老师也有着很强的依恋心理,父母、老师的态度和言行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自我评价和信心。他们太需要从父母、老师那里获得最基本的心理支持了。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除了在物质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要求他们之外,却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理解他们的苦衷,甚至简单地认为我供你吃、穿,你就应该学得如何如何,因而使他们感到自己虽然在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但在精神生活上却如同乞儿。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因与父母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

    与父母、师长的对立还导致中小学生遇到问题时,求助无门,只有自己默默地忍受,加重了心理负荷,也增加了心理问题发生的机率。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指导家长和老师多给学生一些理解;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地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恰当的指导,从而有效地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机率。

  (四)、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引起的困惑与不安心理

    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之后,少男少女的“第二性征”出现,随着“暴风骤雨”般的生理剧变,带来一系列心理的困惑与不安,使一些学生陷入苦恼与迷惘之中。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时期学生要经历一些与青春期发育有关的重要事件。比如男生的“遗精”和女生的“月经初潮”。他们往往因缺乏思想准备而表现出紧张、慌乱、不知所措的情绪,心理冲突比较明显。再比如这个时期开始从对异性的疏远到渴望接近,开始有了性的朦胧的冲动等等,这都可能使他们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缓解。另外,由于性意识的萌芽而出现的早恋现象,在中学生中也十分普遍,但由于其思想尚不成熟,早恋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冲击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性知识的缺乏还很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

    性成熟带来的性紧张和性压力也是中学生烦燥不安情绪产生和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常常伴有莫名的烦燥,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原因即在此。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性知识,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手淫等各种行为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失眠、健忘等症状,严重影响学习和进步。因此,加强青春期的教育和指导,也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个性发展不完善导致的心理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个性发展普遍存在问题,比如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情感淡薄等等。这些问题使他们很难独立地面对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许多孩子学习中遇到难题就绕着走,考试没考好就只会哭或者茶饭不思,郁郁寡欢,不关心别人,不愿意为集体和他人做点事,一点小事就纠缠不休,不能容人,因为一点小的挫折就出走寻死等等。可以说个性发展中的这些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自然基础和内在原因。无论是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还是人际关系、与家长老师的沟通及至于青春期困惑,只有加上了他们个性中的缺陷,问题才能越发呈得严重和突出。如果他们的心理素质能好一些,情况也就不至于如此严重。因此,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个性的完善发展,就成为改善中小学学生心理状况的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

    中小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我们目前家庭教育的偏差和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因此,改进工作也应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入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加强指导之外,还承担着探索和研究提高中小学心理素质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工作方式和途径等重要任务。只有使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真正实现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


《教育心理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