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健康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识这些因素是我们预防和矫正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依据。
(一)、生物遗传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体型、气质、神经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心理卫生学,特别是临床精神病学在遗传因素、性格与体质、性别与发病年龄和器质性因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性研究。遗传因素与人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问题较为复杂。一些研究统计资料表明,遗传因素在某些精神疾病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如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1196例精神分裂症的54576个亲属作了调查,发现956例患精神病,患病率达
17.5%,较当地一般居民患病率高6倍多。有资料表明,父母双方都为精神分裂症的子女发病率为35~68%,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愈高。Kringlen
(1967)报告,2500对孪生子中单卵孪生子同病率为31%;双卵孪生子同病率为4.8%。Bertetson(1937)报告单卵孪生子患躁狂抑郁症同病率为58.3%,双卵孪生子同病率为17.5%。国内外遗传生物学因素的研究,可以看出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疾病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应指出,遗传性是先天的既得性和后天获得性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因此绝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影响。
其次是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病菌、病毒通过损害神经系统组织结构而导致出现心理障碍,他可以阻抑处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造成儿童智力迟滞和痴呆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细菌、病毒、螺旋体及其它感染所引起的高热,维生素缺乏、血管病变等均可影响脑功能或器官性病变,从而出现各种精神症状。
再次是大脑的外伤和化学物质所造成的影响。脑震荡、脑挫伤等可导致心理障碍,如意识障碍、言语障碍和人格改变;有害的有机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内,可以毒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轻度障碍。体外毒性物质如镇静药、催眠药,毒品,有机磷等农药及工业废气侵入体内,均可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意识和精神障碍。颅脑损伤如脑震荡、脑挫创伤、颅内血肿等,也常引起或伴发一些精神症状。
此外,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和生理机能障碍也可以成为障碍与精神失常的原因。某些躯体疾病,如肝性脑病,肾性脑病,甲状腺、肾上腺等机能障碍,糖尿病,白血病等疾病都伴发一些精神症状。
(二)、社会环境因素
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问题
调查表明,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婴儿,其心理发展将受到阻碍,并且其潜能的发展会受到抑制。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给子女所提供的教养、教育条件,父母亲的教育思想,教养、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心理气氛等等均会影响个体,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及水平。发展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在家庭中实施的早期教育及个体获得的早期经验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允忽视的。
如果儿童能够在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其预计以后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儿童在早期不能建立一种亲密关系,或者早期与父母分离,都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如充满爱,能给予信任、鼓励和支持则容易使个体在与人初次接触时产生信任感、安全感。而这种情感的产生有助于个体与人的顺利交往。相反,缺乏父母的疼爱、关怀与照顾,信任、鼓励与支持,不仅会在儿童智力发育方面造成
一些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还会使儿童产生孤独、无助的性格特征,甚至导致难于与人相处等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精神病学研究资料表明,一些神经症如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病人的父母与正常人的父母相比,表现出对子女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过度保护。亲子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不健全的双亲关系方面较为突出。生活在父母双亡或单亲死亡,父母离异,父母不和等家庭环境中的学生比生活在双亲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的学生在成长中可能会遇到更多麻烦,如较多出现对未来担心,被遗弃感,易激怒,孤独,悲伤等消极情绪与个性品质,还常常表现出对学习、社会生活不感兴趣等等。
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将保证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如果儿童缺乏早期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就会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特别是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同时,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和过分干涉,也同样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以及自主性的发展,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对学生的家庭调查发现,父母亲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不同,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些父母对子女缺少爱心、理解、支持与关注,忽视对子女精神需要的满足及独立性。甚至把个人的设想强加给子女。父母的冷漠、忽视常常使子女产生无价值感、自卑感、不信任感与安全感,并在其以后与人交往中表现出紧张、彷徨、犹疑或者退却。一些父母对子女持有一种专制态度。专制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太多限制,过多的期望。专制的父母常常运用自己的权威,而无视子女的权利与自尊。这种专制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常常会造就顺从型的子女。而顺从型子女有的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被动、自卑,独立性差、过分小心、谨慎等消极的性格品质。有的追求个人的完善无缺以至超过自己的能力。追求过分完美的欲望常常成为自责、自罪等根源。有些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这种过度保护虽然子女体验到父母的关心、爱护,体验了安全感,但在父母“保护伞”的呵护下,子女自身能力的开放往往受到限制,其人格也不能健康发展。大量研究与调查表明,在民主的家庭教养态度与方式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善于与人相处并能取悦于人,其情绪、情感是健康的,个性发展也是较全面、正常的。
研究表明,有些家庭属于“内向的家庭”。这种家庭成员在面临外部压力时,往往互相依赖,互相参与。这种家庭成员的个体容易缺乏与其他人的分化,容易采取投射的防御机制。在严重的应激情况下,这种家庭的成员容易产生神经症或防御性神经症。相反,“外向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彼此之间有隔阂,呈现出早期分离的倾向。这种家庭有助于儿童个体化倾向的形成。在健康的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均能使感情得到充分交流;彼此能体验到体贴和关心;相互之间能得到尊重、理解、帮助并接受各自的差异;家庭的经济生活有一定保障,家庭成员遵循一定的生活原则。这种健康的家庭即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气氛。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生活事件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既使是比较小的社会生活变动,如果他们连续发生,就会累积起来对个体的抵抗力产生明显的影响,因而也是很严重的。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而产生的其它问题也与各种各样的生理与心理障碍有着明显的关系。除生活事件的影响外,所处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也可以算作是生活事件的一部分,而这种变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将更加突出。例如,很多刚入学的学生由于前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在适应新的环境时容易出现困难。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允忽视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生活事件,如考试、升学、亲人亡故等会导致心理应激。虽然适度的心理应激不仅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维持人的正常功能活动,长期的,超过人的适应付能力的应激会对人的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如出现身体不适、虚弱等生理反应,造成人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加重或导致一些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生活条件、心理应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既与生活事件自身的性质、特点有关,也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个人经历、适应能力、情绪状态及个性倾向性有一定关系。只有被个体认为有意义的刺激物才能引起心理应激。对环境适应应付能力强的个体一般可较少受到心理应激的消极影响。研究表明,对学生来说,来自社会、家庭、教师的支持、帮助有助于帮助他稳定情绪、重新面对现实,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一个对生活事件具有经历、应对教训和经验的个体面对生活事件会有较明确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三)、个体心理因素
1.心理冲突
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的机会和选择不止一个,心理冲突的产生往往发生在需要选择的情景中,这种冲突情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心理冲突可以表现为个人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或排斥的动机冲突;也可表现为实行某种目标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法的取舍冲突;还可表现为一个人行为动机与内心标准的冲突。现实生活中人的基本心理冲突还可分为趋一趋冲突、避一避冲突和趋一避冲突三大类。许多学者,特别是心理动力学家们认为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健康的大敌。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面临选择。选择的作出往往是面临冲突的情境。学生同样会经常处于面临选择的冲突情境中,如学习方面学校的要求与个人的兴趣方面的冲突;自己理想的学习成绩与个人学习现状的冲突;个人的爱好、兴趣与学校、家长限制之间的冲突;多种活动兴趣之间的冲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等等。在正确的学校教育、成人的引导、帮助及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学生面对冲突情境一般能作出抉择。但有时可能是个人自身的局限性、年龄、体力、智力、技能,或是个人所选择的目标实现缺乏客观有利条件,或是为社会道德、法律、学校的规范所不允许等等,学生面对抉择困难时,常常处于心理冲突情境。心理冲突会使个体焦虑、失望,造成人心痛苦,甚至成为精神症问题的直接原因。
2.特殊的人格特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类型特征,这在人与人之间是千差万别的。它对人体健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是在心理社会因素中造成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们总是以其人格特征来体验各种致病因素,并建立对紧张性刺激的反应形式,因为具有不同人格类型特征的人对各种致病因素的认知是不同的,对各种社会生活事件及心理冲突等的情绪反应也不同。属于外向型人格的人,虽然情绪反应较为强烈,但体验的深刻程度却不大,情绪持续的时间
也不太长,恢复心理平衡较容易。属于内向型的人格的人,情绪反应深刻而持久,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较长。临床资料表明,某些特殊人格常常成为某些神经症的发病基础。例如,具有谨小慎微、求完善、拘谨呆板、敏感多疑、责任心过重或苛求自己等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强迫性神经症。具有富有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激动,自我中心等人格特征的人易得癔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