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行为产生过程的一个综合模型
人的道德行为是极其复杂的,既包括外显的行为,又包括引起行为的内部过程;既包括道德认识方面,又包括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方面。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雷斯特(J.Rest)详细地分析了特定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的构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个综合的儿童道德发展研究模型,将人的道德行为产生过程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1.解释情境。
当一个人面临着一个具体的道德情境时,首先要对这一情境做出解释,即弄清当前发生了什么以及估计个体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这时,个体还会激起一定程度的道德敏感性,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会产生什么影响。研究表明,一个人对道德情境的理解能力越差,对情境的道德敏感性越是缺乏,他产生道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少。
2.作出判断
当一个人对所面临的道德情境有所理解后,就会进一步作出道德判断,考虑在这样一个道德情境中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道德的。
3.道德抉择
当一个人对道德情境作出道德判断后,还要对是否做出道德行动做出抉择,进而决定道德行动计划。这是一个道德决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据以作出判断的道德价值取向有时并不是强有力的,而一些非道德的价值观念却极富诱惑力,因而个体内部的道德动机斗争就会被激发,有时这种道德动机斗争是很激烈的。
4.履行道德行为计划
在道德抉择的基础上,一个人就将把道德意向转化为道德行为,执行道德行动计划。在执行道德行动计划的过程中,个体不但要明确行动的具体步骤,而且还要设想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从而用坚定的道德意志去克服挫折,抗拒诱惑,完成道德行动。
可见,个体的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它受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所支配并由一个人的道德意向所决定的。忽视了行为的道德意向和动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一个人的道德行为。
(采自李伯黍等,
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