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概论
Jiao Yu Xin Li Xue Gai Lun
 

 


论自我意识

【作者】:武彩鸿

【来源】:许昌师专学报,1999,04

  自我和自我意识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自我指的是一个具体人的存在,它是自我意识的载体,而自我意识则是一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是作为主格我的自我对作为客格我的自我的存在活动及其过程的有意识的反映。

  自我意识有着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上是指一切个体能够叫做"我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个体的躯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而且包括所有与个体有关的存在物。诸如个体的亲属、朋友以及个体成就、名誉、财产等,这一切使个体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满足或不满足体验。狭义的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觉知与控制的脑的机能活动。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的特殊形式,是人脑对个体自身以及对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能动反应,罗杰斯曾说:自我意识是"对于主格我或客格我的特征的知觉和对主格我或客格我与他人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关系的知觉"。现代脑科学的研究已部分提示出自我意识的脑机制。因此,所谓自我意识是个体反映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脑的机能活动。

  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其结构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具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属于认知的形式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以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在同别人比较中评价自己,这类情感是复杂的。属于意志形式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可以统称自我控制。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总之,这三种表现形式综合起来、相互联系起来,便成为一个人的个性的中心内容--自我。

  从其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所谓社会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意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与社会自我出现的同时,心理自我也同时形成和发展。所谓心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等的意识。个人对自己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种种意识,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每一个人都有对他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的独特的形式和内容。

  就自我认知中的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现实的自我、投射的自我、理想的自我。现实的自我也称现实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看法。投射自我也称镜中自我,是个人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现实自我即个人对自己现实的观感,不一定与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观感完全相同,两者之间可能有距离。当这个距离加大时,便会感到自己不为别人所了解。理想的自我也称理想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如个人的生活目标和将来的期待、抱负和成就,以及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理想我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不一定与现实我是一致的。理想我虽非现实,但它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很大,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和参照系。

  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要经过二十多年时间。生理自我是最早在八个月才开始,到三岁左右才成熟。从三岁到青春期这段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因而每个人的社会自我逐渐形成。

  从青春发育期到青春后期大约十年时间,是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自我观念渐趋成熟。青春期,个人无论在生理、认识或情绪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如性的成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感受性的敏感,都是造成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个人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1)自我意识分裂为观察者的我(Ⅰ)和被观察的我(me),因而个人就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认识和评量自己的心理活动。

  (2)能够透过自我去认识客观世界,即由自我的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是从他人的观点去评量事物。

  (3)个人价值体系的发展和理想自我的活动,总是与自我观念的发展相联系的。这时,个人常常强调自己所具有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认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到了青春期,青年要求独立、自治的意识强烈,更想摆脱成年人的影响束缚。

如果说婴幼儿时期是自我意识的发生阶段,童年期到少年是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一般地讲,青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

  自我明显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矛盾斗争的加剧。两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便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也不能形成。于是青年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他们对自我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他们可能忽而只看到自己的这一方面,又忽而只看到自己的那一方面;时而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不能这样做;时而肯定自己时而又否定自己;时而感到自己什么都行,时而又感到自己特别幼雅;时而步入憧憬境界,对自己的现实缺乏意识,时而又厌恶自己长大而津津乐道那令人留恋之童年;时而对自己充满自信,时而又感到自己无能,对自己不满;等等。

  如果说青春期自我意识是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那么青年期之后个体的自我意识则是完善和提高阶段,这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局限性、矛盾性和片面性所决定的。自我意识的局限性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容量是很有限的,所包含的知识量是很少的。这就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可靠性有问题,经不起实践的冲击。自我意识的矛盾性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往往不断地吸收和容纳一些互相矛盾的价值观念。自我意识的这种局限性和矛盾性常常引起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相互对立和冲突,破坏自我的统一。这种对立和冲突的结果是导致正确的思想占有主导,从而形成新的自我统一。相反,对立和冲突的消极结果是产生自卑感,或原谅自己所犯的错误。所谓片面性,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经验的,或者是预先打下某种社会烙印的。片面性往往会导致人们只看到自己的正面而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导致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情绪的滋生。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个体活动离不开自我,自我客观地存在于个体的活动中,自我对于个体的活动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1、自我意识把自身作为个体活动的参照

个体怎样活动,个体活动的内容,都是以个体自身为参照。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大多是相对于自身存在的状况而来的。如个体说"那儿离这儿很远",是相对于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个体认为某人很蠢,其潜在含义至少是那人没有自己聪明。心理学家曾为个体所看见的物体为什么会被看成是正立的,而不是上下颠倒、左右交叉的这一问题,争论不休。临床发现,先天失明而后天恢复了视力的人,在初次看到外部世界时,并未报告是颠倒的。原因在于个体把自己作为参照去反映外部世界,自我把自身与外部世界作为一参照系统。

  2、自我介入对个体活动的意义

  任何个体活动都有自我介入。某一事物与个体的自我发生关联并相互融合,称为自我介入。反映对象的关键在于自我介入的程序。自我介入以感情投入为指标,对个体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一件事被认为与自己无关,个体不会有什么反应,一般说来,为自己做事和为他人做事会有不同的活动效果,除非这个他人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或别有企图时,才会有相同的活动效果。

  自我介入在少儿三岁前后开始产生,表明个体对于自身有相当的认识,已知道自己与其他人、其它事物的不同。以后,自我介入范围愈来愈广,到成年时,和自我有关的事物不但包括财产、家庭、职业、国家、政党、民族,而且还包括思想、观念、信仰、目标、价值观等,如果这些受到损害或威胁,个体会认为是自己受到损害或威胁,便会进行自我防卫。

  3、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调节者和发动者

  自我作为个体活动觉察者是使个体知道他在干什么,干得如何,并随时修正。而某一活动干得是否恰当,自我会对它作出评价,提供反馈信息,从而保持或改变活动的内容、方向和强度,这是自我作为调节者。这种调节有时是有意识的,然而有时也是无意识的。当个体总感到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活动时,他就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临床发现,如果个体长期处于被强迫的活动状态之中,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烦恼,丧失自信,产生生理或心理疾病。由此可见,自我作为个体活动的发动者的重要性。

  4、自我使个体的活动具有一致性、独特性和共同性

  个体的活动既可以由外部控制,也可以由自身控制,自我使个体的活动在无外界压力或与压力相对抗的情况下保持一致。为什么个体会有一种人格恒同之感?为什么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一贯的行为反应方式?这是因为自我把自身看成一个统一的连贯的实体,具有维持这种统一的动机。比如,个体主体认为做人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会努力按照这一信条去做,否则便有一种过失感和罪恶感。个体活动的一致性是相对于他们自身而言的,如果个体感到自己处处与他人一样,他会感到不满意,因此自我总是要寻求个体活动的独特性。有这样的一项研究,主试让被试描述自己。结果发现,每个被试在描述自己时往往强调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事实上,无法与他人相区别的感受可能令人不快,所以个体在活动的时候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总要表现出与他人的不一样,尤其是在个体的活动被预期可能受到奖赏时,更是如此。而当个体的活动被预期可能受惩罚时,个体总要寻求与其他个体活动的共同性。

  5、不同的自我优势,引起相应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追求

  当物质的自我占优势,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其身体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获得家庭成员的关心与爱护等;如果以社会的自我为主导,那么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则个体处处追求他人的注意与重视,追求他人对自己的情感,追求名誉、地位、金钱;若心理的自我占优势,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自己在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能上进,并且努力发展自己的智慧。

  6、自我寻求理想的自我实现

  理想的自我不一定是客观上有价值的,它是个体希望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某种角度看,个体都不符合他想成为的那种人的标准,正是实际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激发了个体的某些活动。

  自我实现是人类活动的根本活动,个体的社会化包含一种经常趋向自主,并摆脱外部力量控制的倾向。每一个健康的个体都需要两种类型的关心--社会的和个人的关心。假若个体没有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心,以及缺乏一种具有真实基础的对自身价值的意识时,他就不可能是正常的,也不可能正确地发挥作用。完全理想的自我实现的个体几乎是没有的,从个体的角度看,个体很少有自我满足的时候,他总是处于不断地追求和奋斗中,即寻求理想的自我实现。

  正是由于自我、自我意识都是存在的,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把握的,我们所开展的教育才能得以开展,我们所提倡的自我教育才能够得以实现。但愿本文对自我意识的分析、认识,有助于教育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日常工作。


相关链接: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开端

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产生

埃里克森的素质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与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比较



| 返回学习资源库|
《教育心理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