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学习指导 >> 戏剧部分 [回首页]  
 
  中国现代戏剧部分学习指导

  
《北京人》 作者:曹禺

    1、分析《北京人》的主题意蕴。
    首先,《北京人》以抗战前后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族――曾家的命运纠葛为题材,描写了曾家三代人各自的人生遭际和思想性格,并以此揭示了封建家庭、封建专制从物质到精神无可挽回的、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其次,《北京人》还体现了曹禺一而贯之的对人性的思索。

    2、 分析《北京人》中对封建专制及专制者的揭露和批判。
    《北京人》以抗战前后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族――曾家的命运纠葛为题材,描写了曾家三代人各自的人生遭际和思想性格,并以此揭示了封建家庭、封建专制从物质到精神无可挽回的、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曾皓是封建家庭中权势与精神统治的代表,象征着包括曾家统治者在内的一切专制者及封建制度都必然走向崩溃的必然性。儿媳曾思懿是曾家的新一代统治者,加快了曾家这个封建家庭灭亡的速度。同样是曾家的第二代,曾思懿的丈夫曾文清和曾家的姑爷江泰区别于曾思懿,属于“多余人”,代表的是曾家年轻一代的颓废败落的趋势。

    3、 分析曾文清形象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曾文清是一个在封建家长专横压制下成长起来的畸形儿,虽然天资聪敏、但是却懦弱无能、精神上处于瘫痪状态,不仅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更没有独立意志和反抗精神。这个人物形象实际上是对曾老太爷命运的一种补充,更深刻地预示了这个封建大家庭败落崩溃的历史必然性。当曹禺进一步追问“曾文清是怎样从人变成了生命的空壳”时,就转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观照(这也正是抗战所提出的时代命题),认为是染受了过度的糜烂的北平士大夫文化的结果。曾文清整天沉溺在下棋、品茶、赋诗、作画、养鸽子、喂鸟等士大夫的情趣之中,作为一种没落的文化,虽然它悠闲、雅致,却带有浓厚的寄生性,最能消磨人的生存意志,于是曾文清就陷入了不可救药的怯懦、颓废和懒散之中,这是人的真正堕落、人的生命的彻底浪费、人的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彻底丧失。从一个相当独特的角度对没落士大夫的“北京文化”进行了历史的否定。 

    4、 分析愫方形象。
    愫芳是曾皓的姨侄女,母亲早亡、从小在曾家寄人篱下,心地善良、性格坚韧、深厚、对曾皓温顺体贴、对曾文清从同情到爱恋,都是一片真诚,但是自己的善良和自私换来的却是自私、虚伪和怯弱,所爱的原是一个不值得她爱的人,她在忍受曾皓的呼来喝去、曾思懿的欺凌的同时,还要忍受在情感上受到的种种欺骗,最后在认清这个家庭的本质、认清自己的悲剧命运时,毅然离家出走,重新选择人生道路。富有叛逆性格、代表光明未来的人物形象,体现着作家理想化的社会信念

    5、 分析剧中的“北京人”形象系列。
    剧本在揭示封建家庭败落的过程中,共描写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北京人形象:以卡车司机为象征的中国猿人――远古“北京人”的形象,以人类学家袁任敢、袁圆父女为代表的掌握了五四新文化的“明日北京人”形象,以曾皓、曾思懿、曾文清、愫方等为代表的今日北京人形象,这样,三个不同时代的、代表三种截然不同文化的“北京人”就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舞台空间里,并在历史的参照和对比中,显出了“今日北京人”的生存方式、及其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全部荒谬性。

    6、 简析《北京人》在戏剧冲突方面的特色。
    《北京人》不追求强烈的外部动作,着意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有意把戏剧冲突的重心,由外部移到人物的内心,揭示人物内心的复杂性。曹禺不满意《雷雨》戏剧冲突的紧张激烈,认为它“太像戏”,令他激赏的是契诃夫戏剧那平淡的场面、平淡的结构以及“有灵魂的活人”,《北京人》淡化情节,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心理冲突为重点,明显受到了契诃夫的影响。

    7、 简析《北京人》的抒情格调与诗意特征。
   《北京人》摒弃了传统的重在组织戏剧冲突的戏剧化手法,采用了截取生活横断面的散文化艺术手法,不重视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善于运用抒情的散文笔法和象征手法,营造诗的氛围,运用舞台布景和音响增强戏剧的抒情性,具有平淡、幽远、深沉、隽永的抒情格调。没有“雷雨”前的苦热、也不如“日出”般的眩目,“原野”似的阴森和恐怖,而是快乐而安闲,是一首“生命的诗”。

    8、 分析《北京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在《北京人》中,曹禺自觉地师学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家契诃夫,将传统的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重外在戏剧性”的戏,变成重“内在戏剧性”的戏,将“戏剧的戏剧”变成了“心理的戏剧”、“抒情的戏剧”、“生活的戏剧”,实现了走向契诃夫的宿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不追求重大题材,挖掘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和诗意、以及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寓深邃于平淡之中。其次,不追求强烈的外部动作,着意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有意把戏剧冲突的重心,由外部移到人物的内心,揭示人物内心的复杂性。第三,具有散文式的结构和平淡、幽远、深沉、隽永的抒情格调。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