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导航: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第三节 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在古代希腊、罗马的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 , 许多思想家与教育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论述过幼儿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这些关于幼儿教育的见解和主张 , 都是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 根据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 是教育经验的总结 , 对当时幼儿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虽然他们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因素的限制 , 大多数观点都是主观经验的演绎 , 但仍不失其宝贵的历史价值 , 其中还有不少精辟见解和经典著作 , 已成为人类的文化教育财富。柏拉图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他把教育视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工具。围绕培养“哲学王”的教育问题,他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在这个体系中占有基础地位。
一、柏拉图的生平、著作与世界观
    柏拉图 (Plato, 公元前 427——前 347 年 ) 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 哲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奴隶主贵族家庭 , 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青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从 20 岁起 , 柏拉图在苏格拉底(Sokmtes, 公元前 469——前 399 年 ) 门下受教 8 年 , 是苏格拉底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在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 , 柏拉图被迫逃离雅典 , 到过麦加拉、埃及和西西里岛等地 , 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 屡遭挫折 ,在外游历12年。回到雅典后 , 创建了阿卡德米学园。柏拉图在这里执教达 40 年之久。学园的创建不仅为柏拉图提供了施展才华、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 , 而且成为欧洲学术思想交流的中心。学园一直存在至公元 529 年 ( 被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 ), 历时达900余年。学园中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学术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 , 例如亚里士多德 (Adstotle) 、德琉斯 (Delius) 、阿里斯托尼漠 (Aristomms) 等。



柏拉图


苏格拉底

 

《理想国》书影

    柏拉图是古典时代著作丰富而作品似乎完整齐全留传下来的唯一作家。他留给后人的36篇对话录中,《理想国》和《法律》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学说。他是最早运用苏格拉底问答法来阐述自己学说的思想家。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概念的学说,也吸取了毕达哥拉派和爱利益亚派等学说中的某些成份,构建起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这个体系以“理念”论为中心,包括他的宇宙论、知识论、政治伦理说、国家说和教育学说。
    柏拉图把世界分为 “现象世界 ”和 “理念世界”两种。 前者是指物质世界 , 后者是指精神世界。他认为 , 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莫测的、变化无常的;精神世界才是真实的、永恒的、不变的。柏拉图认定物质的、现象世界的个别具体事物 , 是理念的精神世界的篡本、副本 , 理念世界是现象世界的原型 , 理念是万物的本原。最高的理念是“善”,它是其他理念所追求的目的,也是宇宙的最高目的。柏拉力图从具体、个别的事物中寻求一般、共性,有助于寻求事物的规律,因而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但他的理念论把事物的一般概念绝对化,把它们变成脱离事物并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从而割裂了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柏拉图的伦理学说和社会政治观在柏拉图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以理念论和知识论为理论基础。理想国是柏拉图社会政治学说的核心 , 他建立完美理想国家的蓝图。他明确指出 , 一个理想国家应由三个阶级的人组成 , 即执政者、军人和农工商。这三种人由于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 , 分别注入了黄金、白银和铜铁 , 从而呈现 “ 爱智”、“ 爱胜” 和“爱利”三种心灵特点 , 并形成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不同品德。智慧者 , 理性发达能对国家大事作出正确的谋划 , 最适宜于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勇敢者 , 意志刚强能御敌卫国 , 最适宜成为国家的保者; 节制者 , 习惯于克制欲望 , 擅长生产、制造和贩运 , 理应成为服从哲人和军人统治的劳动者、供养者。这三种人应能各司其职 ,“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这和他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立场有密切联系。理想国也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教育是被当作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来加以重视的。他强调教育是国家的重要职责 , 主张实施按能力而不是按出身选拔培养人才的筛选制度 , 构筑了一个从优生到成人教育的理论体系。学前教育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 论学前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在柏拉图式的社会里,最重要的公职是“教育部长”的职责,由于担任最负责任的职务,应当是社会中最优秀最杰出的人物。他重视由国家统一办理教育的经验,强调教育的系统组织。他还指出,学校必须有适当的建筑物和场地,所有的孩子必须每天上学,而不应听任父母的任性。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他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 , 这也是柏拉图教育思想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柏拉图认为 , 教育应从幼年开始。 “一切事物都是开头最为重要 , 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 , 最容易接受陶冶 , 你把他塑造成什么型式 , 就能塑成什么型式” 。“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 。因为幼年时性格正在形成 , 任何事情先入为主而为以后留下深刻的影响 , 幼年时期印入儿童心灵的形象 , 在一生中都是难以磨灭和改变的。基于柏拉图 “儿童公有”的论点 , 幼儿教育理所当然属于国家的职责。
    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儿童施加合适的影响 , 在柏拉图看来 , 应着重于道德行为的熏陶 , 以形成良好的品质。他认为 , 人生来皆具行善秉赋 , 忌恶从善乃是人的本性 , 而个人是否这样做 , 关键在于首先要具有对善恶的辨别能力。一个人如果能知善 , 肯定会行善 ; 如果能知恶 , 必然会避恶。 人自幼年起就该对其通过坚持不懈的诱导和训练 , 把对善与恶的认识的最初的种子播种到孩子的心灵上 , 使之养成善良的习惯。儿童起初或许不能认识善恶的性质,这就要依据幼儿的心灵特点给予启迪。按照柏拉图的意见 ,“ 痛苦”和“ 欢乐” 是幼儿最早萌生的知觉 , 其实也是他们 “善恶 ” 观的最初表现形式。因为凡能引起人的快乐感觉的事物 , 一定会引起人的爱好的情绪;同样 , 凡给人引起痛苦感觉的事物 , 总会对之产生憎恶的情绪。教育者则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现象 , 引导儿童恨他们所应恨的 , 爱他们所应爱的。这样久而久之 , 当他们获得理性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把感性的苦乐观与理性的爱憎观和谐地集于一身了。
    在幼儿道德熏陶的具体做法上 , 柏拉图强调要利用儿童善于模仿这一天赋本性 , 从小就让他们模仿那些一生忠诚、勇敢、虔诚、节制的英雄伟人的言行 , 使他们从小到老一生连续模仿 , 最后成为习惯 ,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 在一举一动 , 言谈思想方法上都受到影响。 反之 , 凡与贤人勇士道德标准不相符合的言行 , 则严格防止儿童去参与或仿效。这是因为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 , 就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柏拉图一再告诫人们“ 先入为主 , 早年接受的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

三 关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划分及教育内容
    1、论年龄阶段的划分。对于从出生到7岁的儿童,柏拉图进行了儿童早期的公育制度作了年龄划分 :
    第一阶段:出生 ——3 岁。儿童从一出生就交给国家特设的育儿院养育 ,由母亲喂奶。夜间的麻烦事交给奶妈和保姆。要给孩子以有益的运动和空气,尤其不许他由于走路过早而伤害自己。柏拉图主张婴孩应尽可能接近于仿佛他一直在大海上那样生活。这一时期还用摇篮曲、儿歌对婴儿施加影响性教育 ;
    第二阶段:3——7 岁。3 —— 7岁儿童要集中到附设在神庙里的国家儿童场里去 , 由性格温和、富有知识的保姆监护 , 并对儿童进行包括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具体内容表现为讲故事、寓言、诗歌、音乐、艺术和体育锻炼,并强调寓教于乐,处处给儿童以道德的陶冶。这一阶段的孩子本性需要游戏,要使孩子达到和谐发展。
    2、论学前教育内容。讲故事的目的是要形成儿童的符合将来国家保卫者的良好品德。为此 , 柏拉图强调说 :“我想 , 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 , 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使他们长大成人时知道敬神、孝父母 , 并且互相友爱”。要做到这一点 , 他要求 “应当对创造故事的人予以审查。他们创作得好的我们应该通过 , 否则删去。”同样 , 柏拉图主张要严格选择寓言、诗歌、文学的内容 , 把那些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积极向上的作品献给孩子们 , 同时要严厉取缔那些战争暴虐、神怪离奇、死难恐怖和贪财枉法的题材。因为这种描写神与神的拼杀搏斗、相互谋害、残暴报复、让好人受害、英雄哭泣等 , 损害了神和英雄的形象 , 儿童在幼年时期若耳濡目染了这一切 , 就会变成残暴、凶狠、自私、胆怯或狂妄的人。
    音乐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柏拉图认为 , 合适的音乐教育 可以使儿童身心受到陶冶 , 情性得到调和。旋律和曲调的雄浑、庄严和优美 , 能使他们精神和谐、举止有节、仪态优美。反之 , 如果音乐教育不合适 , 不免会影响孩子们的情感行为 , 尤其那些靡靡之音会使他们变得怯懦和软弱。
    柏拉图也十分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他认为 ,3 岁7岁儿童的本性是喜欢做游戏的 , 但游戏不仅仅是玩耍和娱乐 , 同时也是一种道德教育过程。为此 , 应该选派有经验的人去做组织管理。 他建议游戏活动要尽量做到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 简单、易行、自然 , 要有一定的规则和和秩序 , 防止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 , 通过游戏来逐渐培养孩子勇敢、聪慧、严肃和守法的性格。总之 , 游戏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法律的精神 , 有利国家的安定。他强调说 :“我们的孩子必须参加符合法律精神的正当游戏。因为 , 如果游戏是不符合法律的游戏 , 孩子们也会成为违反法律的孩子 , 他们就不可能成为品行端正的守法公民了。柏拉图关于游戏的见解表现了一种自相矛盾的心态 : 他一方面认为儿童游戏很重要 , 另一方面又给儿童限于儿童玩同样的玩具和同样的游戏方式,外加种种纪律法规限制,使他的整个儿童观蒙上了一层阴影。
    3、 论儿童的优生优育。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的问题。他主张任何人都得过集体的公共生活。应使婚姻成为高尚的事业,明确婚姻的目的是生育优秀的后代 ; 任何个人无婚姻自主权 , 婚权在于执政者 , 执政者为成人选择配偶。柏拉图还对男女婚龄作了严格的规定 , 男子为 25——55 岁 , 女子为 22——40 岁。国家只允许健壮的男女结婚。凡不符合规定婚龄和健康标准的婚姻则被看作不洁不义之举 , 为众人所不齿 , 其所生子女则不能享受国家的一切权利。即使合法生育的子女 , 从一开始就要由政府官员进行检验审查 , 只允许养育健壮的新生婴儿 , 不良残弱的婴儿则要抛弃;他认为只有这样 , 才能确保国民的身体素质 , 才能一代胜过一 代,柏拉图不但倡导优生 , 还十分强调优育。他认为 , 在理想国中所生子女都属于国家所有 , 任何母亲都不应知道哪一个婴儿是自己所生 , 孩子长大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生身父母。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 国家要同统一设置育儿院 , 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孩送入该院由专人照管。
    4、论儿童心灵教育和体育教育。柏拉图强调儿童的心灵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 , 一种和谐的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 , 用音乐来陶冶心灵。”不然的话 ,一生只受音乐教育而忽视体育训练的人往往只会沉溺于音乐之中 , 终究会变成精神萎靡、难以有任何成就的懦夫 ; 专门从事体育运动而忽视音乐文艺教育的人 ,不免会变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遇事迟钝、行为粗暴的人。两者不可偏废。进而 , 柏拉图主张儿童的体育要和音乐一样都应是简单而朴素的。儿童的饮食要适当 , 生活要有规律 , 睡眠要充足而又不过多 , 训练不宜过度劳累但要能适应环境 , 视听敏捷。 体育旨在使身体健康 , 不至因体弱而牵扯心灵 , 是为了振奋儿童忠于国家、忠于职守的勇敢爱国精神。

四、柏拉图在历史上的地位
    柏拉图是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首次提出了教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对后世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重视教育的政治意义。他所理解的教育基本上是一个个人和社会相互影响的过程。教育的影响并不限于受教育者个人,还必须不可免地影响到社会本身的性质。因此,他主张由国家负责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实行儿童公育。
    柏拉图是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最早提出优生优育的幼儿教育体系;提出儿童心灵与体质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指出故事、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寓教于乐慎选故事教材等问题,这是教育性教学思想的萌芽;他还重视幼儿道德习惯的培养。所有这些至今仍有一定的价值。但同时也必须看到 , 柏拉图作为一个奴隶主贵族思想家,受历史条件和阶级性所限,其教育主张中不乏有许多神秘、保守、落后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