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1.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根据正式文字记载,我国在2500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有丰富的儿童心理学思想了。自孔子、孟子、老子、荀子以来,历代思想家就 “性与习”或“性与伪”的形式探讨心理发展的先天性与后天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年龄阶段的划分。在近代,曾有人(王清任, 1768一1831)明确描述了婴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儿初生时,脑未全,囟门软,目不灵动,耳不知听,鼻不知闻,舌不言。至周岁,脑渐生,囟门渐长,耳稍知听,目稍有灵动,鼻知香臭,语言成旬。”
虽然我国有关儿童心理学思想渊远流长,但可惜的是它们都没有发展成科学的儿童心理学。我国近代的儿童心理学是被我国早期曾留学欧美的儿童心理学家肖孝嵘、陈鹤琴、孙国华等从国外引进的。从近代到现在,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建国之前的儿童心理学
我国最早进行儿童心理研究的是陈鹤琴,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的也是陈鹤琴。他观察记录自己儿子的身心发展情况,如身体、运动、模仿、游戏和语言发展等,并将观察结果落于笔端,发表在他所著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中。此书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在他之后,孙国华在国外对婴儿进行研究后撰写了专著《初生儿的行为研究》(1930),浙江大学的黄翼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期间对儿童的语言、绘画、性格评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艾伟编制了儿童心理测验,肖孝嵘、陆志伟和吴天敏介绍并修订了国外的儿童心理测验,艾华 (1923)、肖恩承(1928)、肖孝嵘(1 936)、黄翼(1 946)等分别撰写了儿童心理学教科书等等。这些早期的儿童心理学家为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1949年至1966年的儿童心理学
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由于我国心理学学习前苏联,儿童心? 理学教学和研究都是按照前苏联的模式向前发展的,所以在这一历史究。例如,儿童两种信号系统的实验研究,词在儿童概括认识中的作用,儿童方位知觉的实验研究等等。但概括地说,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我国儿童心理学基本上是照搬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儿乎没有形成适合自己国情的儿童心理学。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我国儿童心理学工作虽不多,但也算是自建国以来我国儿童心理学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其标志是数以百计‘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论文被历届心理学学术年会引用。从研究的范围看,包括幼儿的数概念、类概念、左右概念等的形成,以及方位知觉、时间知觉、图画认知能力、道德品质等的形成研究;从研究的年龄阶段看,有儿童早期、学龄期及青少年期的研究,其中以幼儿期和学龄期儿童的心理研究为主体;从研究的理论性课题看,如遗传、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儿童心理发展动力问题、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问题等。
【第1页】【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