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亚杰理论中的基本假设
1.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在主动性
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儿童自身。他不同意行为主义过于强调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他认为,儿童不是只能被动地等待环境的刺激,而是去主动地寻求刺激,儿童与环境之间构成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儿童自己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之所以具有主动性,是由于智力结构本身具有活动的性质。结构是有内在活动性的,结构必须通过主体的不断练习,才能获得巩固和发展。那些新获得的结构的活动性最高,当新的技能巩固了,相应的活动性就降低了,儿童就又会去发展另外的智力结构。
儿童智力发展具有内在主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儿童的好奇心,他们永远要去寻找新的东西,这就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内在动力。
2.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其智力结构的改进
皮亚杰与其学生英海尔德(Inhelder,1969)指出,儿童智力的发展是通过其智力结构的改进和转换而实现的。
结构或图式是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在皮亚杰理论中,结构是指认识上的一种功能性结构,主体依赖它对客观刺激做出反应。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
(1)结构的整体性,是指在结构中的各种成分之间呈现出有机的联系,而不是各个独立成分的混合,结构中各成分和整体的变化由统一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儿童智力发展上的变化。
(2)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智力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3)结构的自调性,是指结构的变化受自身规律的自行调节,而不需要借助于外在的因素,结构是封闭性的自调性组织。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结构不断改善和转换,由最初的遗传反射图式发展到感觉运动图式、表象图式、直觉思维图式、运算思维图式。
【第1页】【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