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录]
[教学目标]
[学习引导]
[知识体系结构图]
[练习、作业与思考题]
[学习资源]
|
第三章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返回章节目录]

[3-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3-1-2-1)
以上我们对世界各国改革状况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各国为了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加紧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进行改革,我们将被远远的甩在后面。也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的背景下,我国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可以说我国课程改革除了继承我们的课程传统外,也吸收借鉴了国外有益的经验。如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注意协调必修和选修,最为突出的是我们考察了西方各国的综合课设置的情况,借鉴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创造性的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方面,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科书管理制度走向多样化;评价方面采用发展性评价等。可见新课程是以往课程改革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产物。
我们进行的课程改革也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变革。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参与国际的竞争,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发达。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也比不了的。通过改革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所以,要使我国在未来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以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可以说,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的伟大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