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录]

[教学目标]

[学习引导]

[知识体系结构图]

[练习、作业与思考题]

[学习资源]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概念的界定      
[返回章节目录]

[学习引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暂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课程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课程改革是教育的核心,在这一章中,我们简要介绍什么是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要了解什么是课程必须了解课程的概念、课程的本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1、对于课程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有“伟业”、“功课及课程”,西方则意为“跑道”,到了近现代,国内把课程的概念定义为“课程是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总和。”,也有的学者将课程的定义归为六类,西方列举了九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上述中西方对课程定义的多样性是由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课程的,都有其合理性。
    2、通过对课程定义的理解,我们从中归纳出三种有代表性的课程本质: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本文介绍了三种本质的各自特点,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说明
    3、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论述揭示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会有与之相关的背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一样,它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一项新的课程改革也必须有一个指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课程改革目标。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将会了了解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改革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4、本文先论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回顾人类的历史,教育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进行自身的变革和创新。20世纪是人类发生巨变的世纪,这里有科技的高度发展带来的工业文明的骄傲,同时相伴而生的是环境污染、生产失衡及战争等带来的人类苦难;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世纪之交,在知识经济、信心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如韩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都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借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
    5、对国内背景进行了三方面的论述: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课程改革的成就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的背景下,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而进行的,是历次课程改革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了解了什么是课程以及课程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对我们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深刻得多。本文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统辖新课程的灵魂,是贯穿新课程的一条主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就是围绕“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提出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6项具体目标。
    本文就是从三个大的问题出发论述了什么是课程以及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的,使我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初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