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录]

[教学目标]

[学习引导]

[知识体系结构图]

[练习、作业与思考题]

[学习资源]


第三章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返回章节目录]

链接内容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具体目标3

首先,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生活化。课程内容是和科技的发展水平相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内容的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因此,课程内容必须选择与现代科技联系紧密的内容,一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必要的准备,一是通过课程内容的传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促进社会科技的发展。课程的内容也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没有这一条,课程本身也就失去了活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难于实现。正是基于此,新课程内容强调课程内容的现代化,选择和现代社会生活相关的,反映时代脉搏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

其次,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我们所说的课程,并不单纯指书本或教科书的内容。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儿童的经验及儿童所在的生活环境都可以是课程的范围。新的课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这要求,我们把目光移出校园,广泛地关注社会。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之内的社区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学生以社区为中心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