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程 →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原理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教学组织教学内容 第五节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
 主题: 第五节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

二、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形式

    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通常可以采取全校性活动、班级活动或小组活动。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形式:

(一)课外数学课
    一般由全班学生参加。可以每周一节或隔周一节,也可以配合单元教学安排1—2节。这种活动通常由同一课内数学教师担任,这有利于课内外有机结合,而且是同一班级学生集体参加,便于组织,时间上好保证,活动可以是课内知识的拓展、深化。如“鸡兔同笼”、“物不知数”、“百鸡术”等问题都可以作为课外活动的问题出现。还可以介绍历史上有名的“九宫幻方”、“黄金分割”等等。此外也可以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介绍,如“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统计思想”“转化思想”“公理思想”等等,又如分析法、归纳法、综合法、反演法等等。

(二)数学竞赛辅导
    一般由学校或年级(班级)组织,在自愿基础上,由对数学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每周活动1—2次,有专门教师负责指导。

(三)数学讲座
    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数学史的有关内容,数学家生平事迹,或数学学科知识等,适当拓宽学生视野。讲座可以由校内教师或邀请校外项关研究人员主讲,要注意趣味性。

(四)数学游戏
    主要适宜于数学兴趣小组。游戏内容很多,如数学谜语,数学接力赛,算术扑克,算术棋,猜数游戏等等。这些游戏形式灵活多样、趣味性强,开发智力,深受小学生喜爱。

(五)数学课外阅读
    数学课外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深对数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课外读物有:数学家传,数学科普读物,趣味数学,各种面向小学生的报刊杂志和学习参考书等等。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读物的选择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同时应能够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2、介绍读物梗概以引起学生的阅读愿望。
3、对读物中难懂之处,教师及时辅导,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
4、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讨论疑难。

(六)布置数学环境
    主要是让学生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认识数学的价值。一般学校数学环境有以下几方面:
1
、 在教师布置数学角。由数学兴趣小组成员在教室一角布置展览自制的学具、模型,常用的计量与测量工具,数学趣味材料,或从报刊实际调查中收集的工农业生产数字、市场销售数字等等。这些材料要定期更换,注意保管。

2、把校内一些具体事物用数量表示出来。如操场面积,教师面积,旗杆高度等等,把测量结果写在校园内相应的标牌上。

3、 实际调查一些数据,绘成统计表,布置在校园宣传窗或墙上,如全校人数,各年级比例,男女生比例,体育达标人数,学生身高、体重、实力等等。


本主题贴数3,分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