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 约公元前611-546年)是泰勒斯的亲戚、学生,他小于泰勒斯但年纪可能相差不大,他的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前期。他继承了老师的哲学研究方向以及对自然的科学探索精神,把本原学说又推进了一步。如果说泰勒斯是因为摒弃了神话方式的思维和表达而被誉为第一个哲学家的话,那么阿那克西曼德则可以说是第一个试图深入思考、细致地解释人们生活的世界的每一个方面的人。他是一个发明家,制造了第一个天球仪和计时器来测定冬至、夏至和昼夜平分点,他还绘制了第一张有海洋和陆地轮廓的地图和天象图。对自然和宇宙他做出了许多大胆的解释和假说,具有明显的科学探索的精神。他也是第一个以大自然为主题来著书的人。他的著作包括《论自然》、《论地球的旋转》、《论恒星》、《论天球》等,但现在都已失传。
他和泰勒斯一样,想要找到一个统一不变的物质。但他认为泰勒斯水是本原的说法是有局限的,世界万物的性质是多样的,不能归结为某个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虽然水是本原可以解释事物的湿性,但却无法解释火的热性、土的干性等,因为如果只用一种东西作为本原,不仅不能说明万物,反而会毁灭了其它与之对立的事物。任何一种具体物质的形态都是有局限有特质的,而一个有局限有特质的东西是无法作为别的有特质有限事物的本原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所以他认为本原不应当是某一个具有特质的元素,而应该是在质上不确定的东西,“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万物的本原应该是“某种介乎于水与气或气与火之间的中介,这种中介比火和气浓厚,又比其它东西稀薄。 ”这个本原被他称为“无定”,也就是“无限”,即无定形的、没有限制和规定的东西。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论述过阿那克西曼德的这个看法:“任何东西,如果不是本原,就是来自本原的;然而无限者没有本原,因为说无限者有本原就等于说它有限。它作为本原,是不生不灭的。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达到一个终点,然而有终点就是有限。所以说,无限者没有本原,它本身就是别的东西的本原,包罗一切,支配一切——那些不在无限者以外设定其原因如‘心’和‘爱’的人就是这样讲的。他们还说这就是神,因为据阿那克西曼德和多数自然哲学家说,它是不死的、不灭的。” 辛普里丘也认为,阿那克西曼德之所以不把水、气、火、土等具体元素作为本原,是因为他想到了相互转化之中的事物会产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用某一种只有某一特质的元素是很难说清楚的,所以他就主张用一种高于这一切有特质的元素的东西来作为本原。
由此可以看出,阿那克西曼德开始运用“有限”、“无限”的范畴来理解世界的本原。他所说的无限主要不是指数量的无限,而是指一种无定形,没有任何的规定性,只是调节各种有规定性物质的中性状态。阿那克西曼德所谓的“无限”,既不是“心”、“爱”这样的精神性的东西,也不是如气、水、土这样具体的某类物质,而是指万物互相转化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所以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无限”不仅蕴含着性质和状态的概念,也包括了空间的概念。它是包围着世界的无限空间,它“包围着全部的天,是无限的。”
阿那克西曼德还认为万物都具有必然性,他说:“万物有之产生的东西,万物又消灭而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在时间的秩序中不公正,所以受到惩罚,并且彼此互相补足。” 阿那克西曼德在这里所说的这些“命运”、“不公正”、“处罚”,目的是要表示万物的变化是此消彼长,趋向一种平衡的状态,是必然的。这是他对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的一种最早的原始、朴素的猜测。
他认为物质的生成不是各部分元素的转变,而是事物从整体到部分的分离。亚里士多德说,阿那克西曼德和另外一些人“认为万物是借分离而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 他试图用“无限”的变化来描述宇宙的生成。阿那克西曼德把无限分化出万物的过程称作生成,把万物复归于无定的过程称作消亡,认为生成与消亡共同构成了世界的运动。他提出一些事物的生成必然会产生另一些事物的消亡。辛普里丘说:“阿那克西曼德说,对立物蕴藏在基质之内,基质是一个无限体,从这个无限体中分离出对立物。……‘对立物’就是热和冷、湿和干等等。” 他认为,从“无限”中会分离出冷和热,热将冷宝伟起来,于是冷变成了空气和湿气。空气遇到热之后就冲出热的包围,在空中旋转后变成太阳、月亮等天体。湿气干燥后变成地球,其余过多的湿气就形成了海洋。水中产生的第一批生物是鱼,接着转变为两栖动物,最后又变化为人类。所以人是从鱼变来的。这个“无限”在它无限的变化之中,产生了天空和世界,它们的数量也是无限的。这就是阿那克西曼德运用他的“世界本原是无限”所论证的宇宙的生成进化论。
我们可以看到,阿那克西曼德的哲学比他的老师泰勒斯有了很大的进步,它的唯物主义之中包含了更多的朴素辩证法因素,在理论的抽象性上它也远高于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的哲学可以说是那个时代希腊精神的缩影或是镜子,展现了从一种原始社会混沌的状态,因为自身内部所蕴含的对立而自发地运动发展,逐渐分离开来,慢慢出现了许多充满生机的具体可感知的新事物,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