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内容>>第五编>>第三章
   上一章 | 下一章 

第三节  元代理学的“朱”“陆”调和倾向

    随着理学思想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元代理学出现了“朱”、“陆”之学的调和倾向。朱陆合流不仅代表了元代理学的学术特色,也预示了理学演变的方向。
    一.元代理学的“朱”、“陆”和会
    元代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朱”、“陆”之学的调和倾向。宋元之际,朱学鼎盛,而陆学也在不断的发展传播,当时除了一部分仍然恪守朱、陆学统的门徒外,大多数朱学和陆学的人都看到了两者各自的缺点,一个“支离”,一个“简易”,各自都走向了极端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主张打破门户,汇总朱陆学派之长,以取得经学的进一步发展。朱陆之学会出现合流,主要是因为,两者虽然各自存在流弊,但同时也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于是朱学方面的人在坚持笃实的同时也兼取陆学的“简易”的直求本心的理论;陆学方面仍坚持反对自我的心本论,但也兼取了朱学的笃实的“下学”功夫。
    元代理学的朱陆合流不仅代表了元代理学的学术特色,也预示了理学演变的方向。明代心理思潮的兴起与元朝的朱陆合流有着某些重要的联系。
    二.“朱”、“陆”和会思想的代表人物吴澄
吴澄
    元代的吴澄是融合朱陆之学的代表人物。吴澄(1249——1333年),字幼清,抚州崇仁人。因所居草屋题曰“草庐”,故学者称其为草庐先生。其出于朱学,但是却明显表现出和会、折中朱陆之学的倾向。
    吴澄的理学特色是,以朱学为主,兼宗陆学,主张融合朱、陆两家的思想。吴澄之学偏重于朱学,因为他师承朱学,是朱熹的四传弟子,重要的是其学术思想研究是直接继承朱学而来的,在理学思想方面,他的天道论中对于理气、太极、阴阳的阐述。心性论的一些思想,在修身方面的主张,都是朱学在元代的延续。同时,吴澄感到陆学中有许多的思想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明本心”、“尊德性”等道德修身法,令吴澄折服。吴澄强调学者应该以“尊德性”为本,这倾向于陆学。
    吴澄对朱陆两学的融合,突破了狭隘的道统论的局限,立足于学术的综合发展观点,反映了学术演变发展的要求。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