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二个十年 (上)小说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的长足发展

第十三章 茅盾与现代长篇小说

    第一节 30年代小说创作概述
    第二节 左翼新人小说
    第三节 丁玲的早期小说
    第四节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
    第五节 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群小说
    第六节 "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
    第一节 生平及文学成就
    第二节 《蚀》三部曲
    第三节 长篇小说《虹》
    第四节 长篇小说《子夜》
    第五节 中、短篇小说创作
    第六节 茅盾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十四章 巴金:永远的诗人和他的"三部曲"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 创作分期及创作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灭亡》等前期小说创作
    第四节 对封建大家庭的控诉与批判-长篇小说《家》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
 

    

一、生平

巴金(1904-)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目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硕果仅存的老作家。巴金,是他首次发表小说时使用的笔名,大概和当时巴金崇尚的俄国两位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的名字有关。
    巴金少年时受五四运动影响,1902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并和当地进步青年结社办刊。1923年走出家庭,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参加社会活动。1927年赴法国,研读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哲学著述,并翻译无政府主义思想家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并在异国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处女作《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