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本的教育改革为例,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社会结构主要是按集团主义原理和等级制度结合而成的农村共同体社会,没有强调个性发展的教育传统。明治维新以后,受欧美国家自然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教育中开始出现重视个性教育的倾向。但是好景不长,到明治中期,受国家至上主义路线的影响,教育表现出过分政治化的倾向,天皇要求教育培养无条件地忠君爱国的臣民,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潮受到扼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各国掀起了民主运动的高潮。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欧洲的新教育运动传到日本,在日本也兴起了一场批判以往灌输-接受式教育,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由主义教育,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行个性化教育。但由于受政府军国主义教育的压制,个性教育也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日本真正实施个性教育,应该说是与美国的“指导”分不开的。二战结束后,应美国驻日占领军总司令部的要求,美国教育使节团对日本教育状况进行了大约一个月的调查,1946年4月向占领军总司令部提交了《第一次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其主要内容就是在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政治体制下,要承认个人的价值与尊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适应性提供教育机会。同年8月,日本文部省就成立“教育刷新委员会”,着手进行以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为蓝本的教育改革。1947年3月公布的被称教育宪法的《教育基本法》就明确阐述了个性教育的思想,即教育要“尊重个人的尊严”,“以创造既有普遍性又有丰富个性的文化为目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教育应“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应“尊重个人的价值”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发端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也着重强调了“重视个性”的教育改革思想。

应该说,完整的个性教育思想从根本上看是欧美国家的教育产物,但却完全可以为注重团体精神的国家所借鉴,同样,西方国家也可以向东方国家的教育改革学习。这是为什么教育要面向世界,世界教育要相互交流,比较教育得以存在的理由。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