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校本管理的理解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日益重视学校层面的变革和改造。学校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细胞。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是学校,学校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基础。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的提高是教育改革的基础。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的提高,都落实在学校,体现在学校层面上。学校改革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由此可见,当今世界教育改革既向宏观层面拓宽,又向微观层面深化,学校教育层面的变革和改造日益得到重视。正是适应学校改革的深化,校本管理应运而生。 校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校本管理以人为本,可以从4个层面来理解:
(1)学校管理要以人为中心。学校管理从其构成要素来看,主要有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多种要素。但其中心要素是人。在学校管理的诸种要素中,人是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学校管理中的各种自在之物,只有通过人的作用才能转化为为我之物,才能进入到学校管理活动领域之中。作为其他的学校管理要素,如果没有人的存在和人的作用,也就谈不上对其它要素的管理。学校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学校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也是由学校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学校管理的一切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以人为中心,统筹安排其他各种管理要素。以人为中心就是要把人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要素,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都要依靠人。因此,学校管理既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也不能把人简单地等同于其它管理要素,而要始终把人放到学校管理各要素的中心位置来加以认识,加以管理。 (2)学校管理要满足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既是我国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学校中的成员,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有对物质的需要,有对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有对成就的需要,也有成长的需要。马斯洛提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的需要的种类和需要的递进层次。Y理论在对人的管理上,认识到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因而注意了管理中对人的需要的研究,关注人的需要,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