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是: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因为学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21世纪已经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要贯穿于学习者整个一生,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经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 要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的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人海茫茫、教诲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能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