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四编>>第二章>>第二节(2) |
---|
1、卢照邻: ○生平简介 卢照邻,约生于太宗贞观四年(650)前后。曾为唐邓王府典签,出为新都县尉,因患风疾去职而返回长安,不久又在洛阳卧病不起。大约在调露二年(680)后数年之间,因不堪疾病之苦,自投颖水而死。终年五十余岁。 ○代表作 作品现存96首诗,以七言歌行体的创作最好, ※《长安古意》(选段) 这是一首宫体诗,题目中的“古意”是宫体诗常用的题目,但这篇作品也标志着初唐宫体诗的转变,把宫体诗由表现宫廷带入市井,反映了长安的盛况,用热烈的爱情的追求代替艳情的描写。 ——以上是大段铺叙长安的繁华生活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虹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字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评点】本诗结构:与红尘滚滚相抗衡的寂寥和淡泊大段铺叙的层次并不清晰一个初唐年轻诗人的现实感怀透过历史加以表达长安作为汉唐文化的象征,这个长安的文化在卢照邻的心中代表着始终不断,始终不懈的欲望之流。诗的结尾代表着他面对这种潮流的个人姿态,但其实也反映了文化本身的一个特性:超越。对欲望的超越,对超越之后生命之境界获得升华的感受。但这首诗的魅力对于阅读者来说,究竟是原自欲望呢?还是寂寥?寂寥的含义又是什么呢?值得思考。 《行路难》
2、骆宾王:
○生平简介 骆宾王(640?--684?)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曾供职道王府,高宗时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被诬下狱,获释后任临海丞,因不得志而弃官。睿宗光宅元年(684)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并撰写《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徐敬业兵败后,不知所终。 ○诗歌成就 骆宾王以七言歌行闻名,所作《帝京篇》,为一时传唱;亦多五律。作有《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闻一多有评:“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报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 ○代表作 ※《在狱咏蝉》五言律体
□前人评曰:“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语,比兴不同如此。”(施补华《岘佣说诗》) 《帝京篇》七言歌行体(选段) ——以上也是大段铺叙长安的繁华生活
□本诗写长安的繁华和帝王的享乐,抒发寒士的不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