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现代诗歌部分学习指导 |
《十四行集.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作者:冯至
1、简析这首诗中体现出来的存在主义思想。
冯至的《十四行集》收有十四行诗二十七首,1941~1942年作于昆明,这是其中的第二十一首。
这首诗要表现的显然是一种强烈的生命“微弱”和“孤单”的感觉。从自然里来的一切东西都要回到自然中去,生命虽然“紧紧抱住”,但却“都不能自主”,这种对人的生存困境的终极性思考,带有存在主义哲学的色彩,但作者却将其哲学的沉思融入了日常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
2、简析诗歌形式上对西方“十四行诗”的借鉴与创造。
形式上是对西方十四行诗的变体。十四行体(商籁体)是从英国传入的一种诗体,共十四行:前八行为一大段,其中每四行为一小段,第八句必须停顿;后六行为一大段,其中每三行为一小段(或前四后二各为一小段),四小段分别为起、承、转、合,忌成直线。冯至并没有严格遵守这种诗体的传统格律,而是在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下采用了“变体”:利用十四行章句结构的特点,保持汉语语调的自然,是中国的十四行诗。
3、简要说明这首诗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首先,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和自然中发现了内在的哲理。其次,与中国传统思想的联系紧密,具有某种东方哲学的底蕴。第三,在形式上,是对西方十四行诗的变体。第四,在情感的把握上,注意拉开诗歌和直接情感的距离,获取和表现那些经过沉淀与升华的人生的经验,避免急于描写和呼喊出自己看到和想到的东西。《十四行集》所体现的艺术追求,超出了诗人自己的预料,产生了笼罩一时的影响。许多具有现代意识的青年诗人,都从中找到了自身创作的营养。如九叶诗派中的一些诗人。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
1、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和《再别康桥》抒发的情怀。
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他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生了他为之倾心的社会理想。换言之,剑桥所体现的英国式文明,形成了他所向往追求的康桥理想。他把康桥当作他“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兴趣也转向文学,喜爱写诗。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罢》。
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再别康桥》。
诗人三次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也迥然不同,第一次依恋,第三次再别时心情大不相同,因为回国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统治下的旧中国,使他痛感康桥理想主义的破灭,以由“单纯的信仰,流入了怀疑的颓废”。所以在《再别康桥》中,已然找不到写《康桥再会罢》时的那种热切依恋。虽然也歌咏了康河的美,但更多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诗人以缠绵凄婉的笔调,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2、 分析《再别康桥》融情入景,创造意境的艺术手法。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注重形象思维,主张将真实的感情,通过丰富、独特具有诗人内在感受的艺术形象和创设诗的意境来抒发,以期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观。对“撑篙”的追忆,更是诗人在感到理想破灭后,伤感无奈的“寻梦”联想。诗作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露了离别愁绪,使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
3、简析《再别康桥》首尾两节的语言特点及思想情绪。
在语言上喜用迭字强化感情,营造了一个宁静、沉郁的别离气氛,定下了全篇感情的基调,产生了一种轻灵柔和和回环的音乐美感,朗诵时富有一种音节的节奏感、韵律感。
把诗人理想幻灭后的失望、无奈的伤痛、孤寂、落寞的感情表现的更为真切、深切和动人。
4、 简述《再别康桥》作为现代格律诗的特点。
《再别康桥》章法整齐,诗行齐整,形式多变,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悄柔美,意想明丽流转,富有音乐与动态美。除此之外,诗作采用的生动的口语,新颖的比喻,古诗中常用的顶针修辞法,丰富了新格律诗的内蕴。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