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导航: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第四节 克鲁普斯卡娅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娜•康•克鲁斯卡娅 (1869~1939) 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 , 她出生于俄国彼得堡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20 岁时进入彼得堡别斯图日夫高等女子学校读书 , 开始接触革命活动 , 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 1891 年她到彼得堡的斯摩棱斯克工人夜校当教师 , 在工人中进行革命宣传 , 组织工人运动 , 并在列宁同志的指导下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她侨居国外进行教育考察活动期间,研究了欧洲一些国家的教育 , 并对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于 1917 年出版了她的教育代表作《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此书是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教育学和教育史 , 全书的重点是论述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十月革命后 , 克鲁普斯卡娅主要负责教育改革工作。可以说 , 苏联二、三十年代的教育发展与克鲁普斯卡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 她对苏联学校的建设、学前教育、苏联教育学的发展都做出巨大贡献。克鲁普斯卡娅一生著述颇丰 , 先后发表的教育论文、评论等就有1600余篇 , 1957~1963 年 , 苏联教育科学院编辑出版了《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 集》 , 共计 11 卷。
    克鲁普斯卡娅非常重视学前教育 , 她早在《女工》这本书里就发 表了很多关于学前教育问题的意见。十月革命胜利后 , 她号召要广泛发展学前教育 , 并积极地技身到学前教育事业中去 , 她曾领导教育人民委员部学前教育处的工作 , 主持制定了发展学前教育的各种政策性文件 , 其中包括《幼儿园规程》、《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等。她还撰写了很多论述学前教育问题的文章 , 其中有 : 《论儿童的学前教育》 (1931 年 ) 、《论学前儿童的玩具》 (1936 年 ) 、《要更加重视学前教 育工作》 (1937 年 ) 、《在学前教育工作者大会上的演说》 (1938 年 ) 等 , 大力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她为建立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体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论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克鲁普斯卡娅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 , 论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她认为 , 学校教育的性质受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 , 在阶级社会中学校教育是有阶级性的 , 无产阶级的学校教育同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 , 这种区别主要就是体现在教育目的方面。她进而指出 , 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她还对全面发展的人作了具体的阐述。克鲁普斯卡娅明确地指出 , 培养全面发展的、 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 这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 也是社会主义学校的重要标志。克鲁普斯卡娅还主张 , 通过让儿童从事力所能及的、多方面的、有发展的劳动,促使儿童全面发展 , 帮助儿童形成个性。由此可见 , 她特别强调劳动教育是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这一教育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
三、论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十月革命以后 , 克鲁普斯卡娅曾多次通过演讲和发表文章来宣传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 她呼吁整个社会都来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 , 号召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她提议国家要依靠社会力量多开办一些学前教育机构 , 要尽可能地使劳动者的儿童都能接受学前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一 , 她把发展学前社会教育同国家的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她提出 ,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妇女也参加生产劳动 , 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儿童的照顾 , 而设立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 , 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 , 她要求努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 大力开办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 构 , 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第二 , 她从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角度来阐述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 , 儿童的教育应及早开始 , 儿童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会使儿童终身受益。第三 , 她从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角度 , 强调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 意义。她认为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 , 需要借助于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来进行 , 由这些机构对儿童进行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 使儿童健康成长。
    克鲁普斯卡娅在充分肯定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 , 也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她主张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方面互相配合,学前教育机构要注意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 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工作。她还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帮助指导家庭教育 , 向幼儿家长宣传教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
四、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克鲁普斯卡娅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 , 深刻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国家学前教育的问题。克鲁普斯卡娅进而对学前教育中的体育、德育、智育以及游戏和玩具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 一 ) 体育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 , 幼儿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 就是关心儿童的身体健康 , 培养 健康的一代人。因此幼儿园必须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生活 , 要有各种保健措施 , 要给幼儿提供富于营养、合乎卫生要求的食品 , 还要注意幼儿食品应简单、清淡、忌油腻。她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要真正从儿童的健康出发 , 注意这一问题。克鲁普斯卡娅还提到 , 为了保护及增进儿童的身体健康 , 还需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另外 , 还要注意养成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 二 ) 德育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 , 幼儿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幼儿奠定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 , 她强调要从小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活动家,培养他们的同志情谊、男女小孩的友爱、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 , 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对周围生活和对劳动与学习的兴趣。克鲁普斯卡娅尤其重视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 ,特别重视儿童在共同游戏和作业中的团结 , 她认为这种团结对于儿童过好集体生活十分重要 , 这种团结能使儿童感到幼儿园亲切 , 促使他们愿意到幼儿园来。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 克鲁普斯卡娅反对道德说教和形式主义的作法 ,她主张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 , 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 比如通过集体游戏培养儿童彼此友爱、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 三 ) 智能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 , 学前教育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 , 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 激发儿童的求知欲 , 鼓励儿童去认识周围世界 , 扩大眼界 , 充实他们的生活经验 , 培养他们对各方面事物的兴趣。克鲁普斯卡娅要求幼儿园教师要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去认识客观世界 , 并且学会用动作、 语言、面部表情来正确地表达自己获得的印象 , 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有所发展。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把儿童培养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 这一点非常重要 ,她要求在学习活动中要多给儿童一些发展主动性的机会 , 让儿童从自己的活动中去学习。由此可以看到 , 克鲁普斯卡娅的教育观点中也有对西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吸收的方面。
( 四 ) 游戏和玩具
    克鲁普斯卡娅对游戏也有精辟的见解。她认为 , 游戏在幼儿园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 游戏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克鲁普斯卡娅还要求 , 在游戏过程中 , 游戏内容的组织要考虑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任务 , 逐渐把游戏纳入学习和生活的轨道 ; 另 外 , 游戏还要考虑到儿童的兴趣。她特别提倡创造性的游戏活动 , 即由儿童自己规定游戏的内容和目标 , 她认为这种游戏形式可以使儿童的主动性得到发展。
    克鲁普斯卡娅还对儿童的玩具提出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最需要玩具的是学前期的儿童。他们需要大量价廉物美的玩具。在深入了解儿童的基础上 , 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和选择 ,评价一个玩具的价值 , 应该看这个玩具是否有助于研究周围的生活 , 是否有助于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克鲁普斯卡娅还提到 , 对年龄稍大些的孩子来说 , 简单的玩具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 应及时给他们提供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周围现实生活的材料和事物 , 多安排集体游戏活动等等。克鲁普斯卡娅特别强调 , 成年人在为儿童提供玩具时 , 一定要仔细地研究儿童的年龄特征 , 所提供的玩具要真正能被儿童所喜爱 , 并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克鲁普斯卡娅的学前教育理论为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对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