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网上拍卖
一、拍卖的基本知识
(一)拍卖的含义
拍卖(Auction),又称“竞买”,一般是由拍卖机构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通过公开竞价而定价的方法,将卖家的财物售给出价最高的应买人的一种商品交易方式。拍卖产生的三项社会自然条件是:(1)适度规模的入口,形成买卖双方;(2)剩余产品的出现,形成拍卖标的;(3)货币制度的存在,形成竞价的付现。
(二)拍卖的相关当事人
1.拍卖人:是泛指从事拍卖业的个人或机构。在我国,是指专门从事拍卖业的中介或拍卖企业,即通常所说的“拍卖公司”或“拍卖行”。
2.委托人:是指委托拍卖人拍卖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卖方,委托人可以是拍卖标的的财产权人,也可以是拍卖标的的财产权人的代理人。在每次拍卖活动中,委托人是将拍卖品交付拍卖人代为拍卖的授权人。
3.竞买人:是指参加竞购拍卖标的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买受人:是指以最高应价购得拍卖标的的竞买人。
(三)拍卖必须遵循的原则
拍卖必须遵守“三公一高”的基本原则,即“公开、公平、公正、价高者得”的原则。“公这种公开性表现在:(1)拍卖对象的公开;(2)公开发布拍卖公告;(3)拍卖过程的公开;(4)拍卖结果的公开。
(四)拍卖的功能???
拍卖具有四大功能:
1.商品流通功能。是将商品从委托人手中通过拍卖人的中介,转移给出价最高的竞买人,在资金和商品的交换过程中,商品流通得以实现。
2.中介服务功能。即拍卖人既不占有拍卖标的,又不会成为拍卖标的的买主,更不会支付款项,它只是帮助供需双方以拍卖这种独特的方式完成商品交易过程。中介服务的主要作用是服务、沟通、联络、监督。
3.价格发现功能。是指通过拍卖形成的价格,在拍卖市场上,由竞买人通过激烈的竞争,商品价格水平不断更新,最终由出价最高者决定商品成交价格的一种价格形成机制。
4.保值增值功能。实践证明,经拍卖的商品一般增值都在30%以上,这种增值是在拍卖竞争中实现的。
(五)拍卖的程序
1.拍卖人将拍卖物的种类、拍卖处所、拍卖日期及其他必要事项公开告知公众。
2.在规定的拍卖日期和拍卖地点,拍卖人当众拍卖规定物品。在网上拍卖中,这一过程将在有公证人公证的条件下,网上拍卖规定物品。
3.竞价,拍卖人应确认无人再出更高价额时,可击锤拍定。一经拍定,买卖合同便告成立。
二、网上拍卖的优势
网上拍卖是在传统拍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未改变拍卖活动进行的目的、原则和基本的竞价方式,但却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沟通方式和互联网技术,为拍卖活动营造了一个更为广泛、更加快捷、更趋准确的拍卖环境。网上拍卖的优势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播性好,保密性好
网上拍卖改变了传统拍卖活动中现场实物展示拍卖标的物的方法,而将拍卖物的图片、价格评估、历史资料等信息搬到互联网上,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即保证了机密贵重拍卖物的安全,更方便了竞买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拍卖物的资料,进行更充分的竞买准备。
(二)使远程交易成为可能
网上拍卖一改所有拍卖人、竞买人围坐一起举牌竞价、一锤定音的竞价方式和场所,而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供的网上身份认证和信息加密传送技术,将竞价环节和场所移置互联网上。这种虚拟的竞价场所,使得拍卖活动不受时间和地域(包括天气、交通、距离等因素)的限制,买卖双方足不出户便可参与整个拍卖过程。 (三)大大降低了拍卖活动的成本
参加传统拍卖活功,对于所有拍卖人和竞买人而言,都是不小的负担,车马劳顿住宿费高不算,还须承担高额的中介手续费。网上拍卖则不然,拍卖各方只需通过计算机点击鼠标、按键盘,即可进行拍卖活动,而中介费用也更为低廉。
(四)使传统拍卖中委托人的职能弱化
在传统拍卖活动中,委托人不仅承担中间公证人和担保人的职能,同时承担拍卖召集人、拍卖物保管人、拍卖活动组织人等职责。而网上拍卖活动,委托人除须保证活动的公证、公平、公开外,其他职能相对弱化。
(五)最大限度地加快了拍卖活动的节奏
网上拍卖的一切信息传递均在网上进行,速度快、传达准确。
(六)扩大了适拍品的范围
由于传统拍卖费时费力费钱,低价值的商品往往难登拍卖行的“大雅之堂”。而网上拍卖使拍卖活动更加平民化,形式各样、价钱不等的商品都有了被拍卖和选择的机会。例如,现在网上跳蚤市场,很多都是手机、CD机、装饰品等小东西。
(七)由网上拍卖衍生出新的拍卖方式
网上拍卖除可以采用传统英式拍卖,荷兰式拍卖等拍卖方式以外,变化出更多简易、方便的竞价方式。例如,在规定时段内竞买者增价叫价,以规定时段结束时最后的竞买价成交等。
(八)网上拍卖为广告主开辟了新大陆
由于拍卖网站必须吸引足够的买家和卖家形成足够物品的拍卖市场,因此成功的拍卖网站往往拥有大量的访问者和点击率。那些对特定物品的交易有兴趣的人们成了广告主愿意支付额外费用去接触的细分市场。
三、网上拍卖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上拍卖这种平民化网络经济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其发展也存在着诸多“瓶颈”。
(一)信用问题
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显示,全球最流行、最猖獗的网上诈骗中,网上拍卖名列榜首。现在的网上拍卖只提供平台,网站在拍卖活动中不充当角色,不承担责任,搞得纠纷四起。据悉,某网站拍卖一部手机曾被开玩笑地竞价到上亿元,可拍卖完了,也就玩完了,没人会来领货。另外,网上的拍品还充满了赝品,稍不留心就会上当受骗。
(二)网上支付问题
电子支付手段的解决需要依赖金融系统相关服务的建立健全,特别在我国,以消费者身份出现的网民趋向于回避购物前的付款风险,并对于先行付款的任何交易都有本能的警惕,即使有完善的信用卡付款方式,也需要培养客户付款信心。
(三)珍贵商品的鉴别技术问题
对于一些珍贵的、价值连城的古玩珍宝的拍卖,难以通过网络鉴别真假。
另外,网上竞拍的气氛也不如在拍卖大厅现场内竞价气氛好,令网民难以享受到拍卖的乐趣;交货方式又五花八门,令参与者迷惑,也打击了参与的积极性。应该说,网上拍卖作为一门新兴行业,为商家和消费者在网上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缩短了供求在时空上的距离,给传统的拍卖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上拍卖还需要不断完善,在挑战中不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