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五章->第六节


  在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重要的是幼儿自尊感。自尊感又称自尊心,是社会评价与幼儿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自尊需要包括独立、自由、自信、被人认可等情感形式,而来自于他人的积极关注形式,如赞许、尊重是决定自尊的关键因素。当幼儿自尊的需要被满足时,幼儿就会体验到自我的价值,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有关研究表明,儿童在3岁左右产生自尊感的萌芽;到6岁左右,儿童基本都能体验到自尊感;到学龄初期,儿童自尊感的发展已趋于稳定。
  4.自我控制体验
  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出现的年龄在4--5岁。5—6岁的绝大多数儿童都已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其品质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3—4岁幼儿坚持性和自制性都很差,到了5—6岁,幼儿才有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性。但总而言之,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弱。
  麦克拜(1980)通过研究区分了幼儿四种自我控制活动及幼儿在这四种自我控制活动中的表现。①运动抑制:是指控制和停止某种行为,对幼儿来说,停止一个动作比开始一个动作困难。②情绪抑制:幼儿已经开始能够控制自己的某些情绪;③认知活动抑制:凯根(Kagan)将人的认知方式区分为冲动型和熟虑型。他通过研究发现,6岁前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时不习惯于思考,总是很快就作出反应,错误率很高,具冲动性,属于冲动型;而6岁以后的儿童已逐渐向成熟型转变。④延迟满足:是指为得到更大的却较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较小的好处,幼儿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选择即时报酬而不能等待。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逐渐产生和发展的,表现为儿童开始完全不能自觉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心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的直接制约;以后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在成人教育的作用下,幼儿逐渐能按照成人的指示,来调控自己的行为;最后儿童发展到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由于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地进行社会交往相当重要,所以成人必须配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进程,有效地促进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良好发展。

第1页】【第2页】【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