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录]
[教学目标]
[学习引导]
[知识体系结构图]
[练习、作业与思考题]
[学习资源]
|
第九章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
[返回章节目录]

[9-3 学校课程应该成为整合诸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学校课程与校本课程
学校课程与校本课程不是相同的概念,学校课程是理想的国家课程在学校一级,学校是理想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变点,国家课程解决群体的共同素质,学生个性的发展由学校课程筹划。学校课程的管理要作好制定课程目标、指定课程规划、教学管理、校内课程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的保障等。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
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学校课程必须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依据教育方针、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提出学校课程的总体构想,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应当给以足够的重视。
校本课程的开发,给教师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也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因此,学校和教师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的欠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困难。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校本课程不是要求以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完全替代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不是要求学校独自包办一切课程事务,而是中央教育机构、课程专家、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民主决策过程。在当今社会,国家或者学校都不可能独立地进行所有的课程决策,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或者校本课程开发模式都不可能解决学校的课程问题,因为两种课程对于学校的教育都具有特定的作用。世界上大多国家也不再采用单一的国家课程或者校本课程模式开发课程,而是在国家课程框架规定的限度内,授予学校高度自由来发动课程革新。中央教育机构、课程专家、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决策,担任不同的职责:中央机构主要是制定具有一定灵活度的国家课程框架,使学校既能从中选择、改编、新编课程和教学单元,也能据此制订适合地方且与学校相匹配的课程计划;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参与集体审议,在地方允许的范围内,拟定适应每个学生需要和职业意向的课程计划;课程专家主要考虑的是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如何取得平衡,怎样才能提高国家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