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当代部分 >> 新时期小说>> 第三章
第三章 刘心武

    刘心武文学创作的最突出特点是社会性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成名作《班主任》就是借一名中学教师的眼光对在"文革"文化中长大的中学生的心灵予以审察,由于作品塑造了谢惠敏和宋宝琦这两个心灵被严重戕害和扭曲的中学生形象,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救救孩子"的焦灼的呐喊.从而引起了社会的注目。

    一、刘心武的"问题小说"
    《班主任》之后,刘心武继续关注时代社会问题,创作了一系列被称为"问题小说"的文学作品。他于1978年发表的小说《爱情的位置》,提出了"爱情应在蹿命者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观点,同年他的《醒来吧,弟弟》,则关注"文革"结束之后社会性的、尤其是青年思潮中出现的信仰缺失、思想迷乱问题,作品以"哥哥"的身份对陷入思想迷失的"弟弟"发出了情理交织的呼唤。这些作品在发表当时都引起过较强助社会反响,充分体现和发挥了文学的社会化功能。但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看,由于作品为"问题"所拘囿,从而不同程度存在着议论过多、形象性欠缺等问题,损害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对此,刘心武也有深刻的自觉:"我强迫自己在每一篇新作品当中都提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最后我就遭到了文学本身的沉重反击。"在创作实践中刘心武也进行了自我调整,但社会关注仍然是他的一个重要特征。
    1981年刘心武发表了中篇小说《如意》,这是他走出"问题小说"模式。向人物心灵深处开掘的重要一步。作品以普通工人石义海和前清贵族小姐金绮纹的传奇式相知相爱故事为线索,既透射出强烈的历史风云变幻,更塑造了真诚、忠厚、质朴的石义海这个人物形象,对人物体现出的美德予以了充分歌颂。同时,作品也对主人公的有情人终未能成眷属的结局的原因进行了追问,表达了对时代扭曲和社会心理一定的批判。由于作品呈现出的关注点的变异,更由于作品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作品问世后曾受到一些非议,但刘心武依然执著地表示对"人"的关注和思考。
    1981年,刘心武发表了《立体交叉桥》,它标示警刘心武向人物心灵世界的掘进更深了一步。"他把目光进一步地仲向人物内心的深层世界之中,把人性的复杂性、差异性更充分地表现出来。"作品以北京市一户普通居民侯家的生活为中心,展现了城市居民住房的拥塞,更描写了经历"文革"毒害之后某些人心灵的变异和相互之间严重的隔阂与压抑。作品中的人物也多富于立体性,呈现出复杂多面的性格特征。如侯家的二儿子侯勇,是作品予以批判与揭露的人物形象,他的金钱原则、自私自利、浅薄市侩,都得到较充分的暴露,但作者并不是对之予以简单地否定,而是在暴露他的卑污灵魂的同时,也发掘他污泥中埋藏着的内心良知,使人物呈现出善与恶、美与丑相糅杂的真实复杂状貌。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坚信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总是能够变得美好起来的。我只对极少数丧失良知、灭绝人性的丑恶不抱任何期望。"作品对人物的理解和宽容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特点。作品标题也在双重含义上喻示作品的题旨,作者不仅希望能建造起一座现实中的立交桥缓解人们的居住紧张问题,更希望能在人与人的心灵之间架上一座座"立交桥",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相互了解、沟通与宽容。

    二、长篇小说《钟鼓楼》
    1984年,刘心武发表长篇小说《钟鼓楼》。这部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是刘心武80年代文学创作中的最高成就。作品在结构上颇具特色。全书以薛家的婚礼为主要线索,贯串起北京一座九户人家的四合院居民在12个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同时,作品还对许多人和事作了纵向历史回溯,从而构筑起一幅纵横交错的北京市民社会生活生态景观图。作品中叙述的许多小故事,相互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但共同体现着这一景观特色,蕴涵看作者的历史文化思考。作品描述的老、中、青三代形象,更是北京市民的现代缩影,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心态的歧异,折射着时代的发展,又镌刻着北京独特历史文化的深深印记。所以,它的结构艺术,不仅具有民俗画的作用,更体现出了作者强烈的现实和文化关注特征。
    独特的艺术结构和深沉的文化感与历史感,把人们带入到当代北京社会的普通居民中,领略到人物的生活、思想,体会到历史与文化的深邃奥秘,同时,还可借以观赏北京意蕴独特的地域风情。对北京地方建筑的详尽描画,对市井生活风俗风情的丰富组合,以及地道的、生动活泼的人物语言,共同营造起作品浓郁的京味特色,显示出地域文化风情画价值。
    《钟鼓楼》之后,刘心武重返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领域。在1985年至1988年间,他先后创作了《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王府井万花筒》、《私人照相簿》等作品,立足于现实新闻题材和对世态人情的文化思考间的结合,开创和倡导出"纪实小说"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并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些作品注重虚实结合,以理性思考统率感性材料,对人物内在心灵予以拷问,其中对人的灵魂世界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关注是相当深刻的。
    刘心武是一个自我不断进行蜕变和更新的作家,正如他对自己"掘一口深井"的自我鞭策。从《班主任》等社会问题小说,到《钟鼓楼》,不但艺术上有了大的进步,其中的艺术思考也有了深刻拓展。他的发展和成熟道路是显著的。但同时,较强的理性思考仍然是他始终一致的创作特征。对于生活的热情参与,对于人的心灵和社会道德的执著关注,以及思想探索的不断深化,使刘心武的创作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和理性意义。但同时,也导致了他的作品始终未脱离思想胜于形象的艺术上的弱点。

第二章 王蒙

第四章 陆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