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当代部分 >> 新时期小说>> 第五章
第五章 高晓声

    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之初,高晓声的乡土题材小说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而独树一帜。这些小说相当真实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深刻揭示了造成他们辛酸命运的政治、经济、历史及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等深层根源,形象地显示了极"左"路线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同时,新时期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农民性格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在其小说中也有着大量细致逼真的描绘。尤其深刻的是,高晓声通过李顺大、陈奂生、刘兴大(《水东流》)等一系列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入探讨了"左"倾错误和封建残余得以蔓延的温床(即民族的"劣根性")。这样,他便继续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对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从鲁迅、赵树理而至高晓声,他们所塑造的农民形象,恰好构成了中国农民从民主革命到80年代的命运变迁和灵魂的演进史。这不仅是其现实主义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其小说在思想主题方面的深刻之处。
    高晓声的小说创作坚持了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以深刻的"探求者"的眼光,塑造了一大批被称为"中国农民的灵魂"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着中国农民善良、朴实、忠厚的传统美德,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所积淀下来的民族"劣根性"。在李顺大(《李顺大造屋》)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柳青的《创业史》中粱三老汉一样的以"造屋"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并且为其奋斗终身的辛酸与苦难,在某种意义上,《李顺大造屋》正是对于柳青《创业史》的重新改写。而其笔下的陈奂生形象,则更有着鲜明生动的性格特点和深厚的历史内涵。陈奂生的形象最早出现于小说《"漏斗户"主》之中,这里的陈奂生,是一个像李顺大一样以满足一家人的基本生存即吃饱肚子作为自己最高愿望的底层农民,而其勤勉一生,却仍然食不裹腹,只是在实行了新的经济政策之后,他才摆脱了几十年的穷困与饥饿。陈奂生的性格特点在《陈奂生上城》中得到了只为集中的展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陈奂生的"囤里有米,橱里有衣","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身上有了肉,脸上有了笑","无忧无虑","满意透了",他在"自由市场开发了"的形势下,也有了空闲去上城卖油绳。小说在真实反映农民物质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极其敏锐地表现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之后精神面貌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新时期农民应该有着怎样的精神生活、精神状态以至性格的重要问题:在生活改善之后,陈奂生的"精神面貌和去年大不相同了",他在精神生活方面出现了新的需求:"哪里有听的,他爱去听,鹏里有演的,他爱去看,没听没看,他就觉得没趣。"但是,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底层农民,陈奂生自然不可能向往某种更加丰富和文明的精神生活,他只希望自己。要是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气了"。而其和县委书记的巧遇却给了他这一资本,因此后来,"陈奂生一直很神气,做起事来,要比以前有劲多了"。在后来的几篇"陈奂生系列"小说中,作家始终特笔墨集中于刻画人物的精神、性格。就作家对陈奂生这个形象的主体姿态来看,他显然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来进行写作的。
在《且说陈奂生》一文中,高晓声曾经指出:"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面对人的灵魂","一个作家应该有一个终身奋斗的目标,有一个总的主题。就我来说,这个总的主题就是促使人们的灵魂完全起来。"而他又清醒地自觉到,"人的灵魂扎根于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它受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制约,但又无时无到不想突破这种制约前进"。显然,绘写、改造和重铸铁受到历史"制约"的民族灵魂,已经是作家的自觉追求,而这正是对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启蒙主义写作新的继承。长期的小农经济方式和封建残余的影响造成了李顺大和陈奂生们巨大的性格缺陷,这种缺陷员为集中地表现为他们的"奴性"意识和"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在他们应该做主人的时代,他们一方面没有做成主人,另一方面没有当家作主的意识和才能,陈奂生承蒙县委书记甚待便感恩不尽,更给了他足以骄人的资本,而且返乡之后.其身份也确实有所提高。不但村民们对其敬羡有加,连大队干部甚至公社农机厂的采购员也对其友好很多了……。作者有力地讽刺和揭示了仍然引人注目地存在于陈奂生及广大农民们思想深处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的心理,活画了他们的灵魂;在陈奂生身上,一样表现出"阿Q"式的精神遗存.其"只要不是欺他一个人的事,也就不算是欺他"(《"漏斗户"主》)的自我欺骗,他在"上城"之中以"五元钱就买到了精神的满足"的自我安慰,既使人忍俊不禁,又令人深思。
    高晓声的创作手法虽然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但他并末固步自封,而是"寓洋于土,土洋结合",采用"中西合璧"式的艺术手法,成功借用西方小说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细致入微地绘写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历程,而且,它又和人物的活动、故事情节紧密结合。 高晓声的小说基本上以情节的自然发展为线索,但也并非全然按照时空顺序,有时也采用类似于"意识流"的时空跳跃与切入。《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在招待所醒来之后作者所运用的补叙和回忆,便是如此。
    在人物刻画上,高晓声善于运用多种手段,使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首先.作者善于通过个性化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如《"漏斗户"主》之末尾陈奂生百感交集的泪水和《陈奂生上城》之中的他在招待所房间里的举动及其付款时的著名细节。其次,作者还善于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另外,人物之间以及人物自身的前后对比、心理描写的细致生动也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

第四章 陆文夫

第六章 蒋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