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当代部分 >> 新时期小说>> 第六章
第六章 蒋子龙

    在80年代文学中,蒋子龙的名字与工业改革题材小说密不可分。与新时期文学几乎同步的社会改革运动,对于传统的生产方式、人际关系和社会价值观都有着极大的冲击,传统的工业生产与管理、工业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蒋子龙立足于工业生产实际,以宏广的视野和敏锐的观察力,对当代中国工业改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和深人的思考,使工业改革题材小说创作与现实改革紧密相连,并博得社会广泛的关注。
    蒋子龙工业改革题材小说最突出的特色是其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现实关注。蒋于龙对现实工业改革具有强烈的敏感性,能够深切把握到改革的意义及其对社会生产全方位的促动。他将工业改革置于当代中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客观宏大背景中予以考察,既凸现出他的现实忧患感和对现实改革的迫切渴盼,又展示出现实社会发展的律动和人们生活文化变迁的纵深图画。深广的现实视野和对现实的热烈关切,使蒋子龙的创作充满理想和激情,表现出强烈的感染力。
    典型改革人物形象的着力塑造是蒋子龙工业改革小说第二个突出的特点。1979年蒋于龙发表《乔厂长上任记》,塑造出了乔光朴这个具有典型性的工业改革家形象。乔光朴是一个中年干部,他面对"文革"所遗留下来的种种困难,迎难而上,主动请缨到某电机厂任厂长。他一上任,就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不挠的工作精神,他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改革措施,对阻挠势力进行了坚决有力的斗争,使工厂在短时期内改变了面貌,并充满了发展的生机。乔光朴在工作上敢于开拓,在生活与爱情上也表现出了相应的性格。在作品多角度的展示下,乔光朴的正直高尚、坚韧不拔的人格精神,果敢善断、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和杰出的企业管理才能等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其光彩照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个形象是新时期工业改革题材中较早出现的改革者形象,因其人格魅力而博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当代工业改革家的代名词,也成为后来同类形象的难以超越的一个模式。
    乔光朴之后,蒋于龙又塑造出车篷宽(《开拓者》)、高盛五(《人事厂长》)、牛宏(《锅豌瓢盆交响曲》)、宫开宇(《悲剧比没有剧要好》))等同类文学形象。这些形象虽然从总体而言未脱离乔光朴模式.但也备有性格各有特点,他们与乔光朴一起共同构成了蒋子龙作品中被人们称为"开拓者家族"的人物形象系列。
    蒋子龙塑造上述"开拓者家族"人物形象时,主要储重点是将人物置身于激烈矛盾的中心,通过人物同外部世界的冲突表现人物。但是,蒋子龙同时也还注意展现人物生活的多侧面,并对人物内心世界也有一定挖掘,所以,尽管上述形象系列不同程度存在首理性色彩过强、形象丰满性欠缺的不足,但人物的个性还是得到了一定表现的,也显示出一定的形象魅力。他们从总体上给新时期工业改革题材小说人物形象系列中跟上了一道灿烂的风景。
     蒋子龙的工业改革题材小说,还关注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具有现实的针砭性。如中篇小说《开拓者》,就提出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干部制度的改革问题,德才兼备的车篷宽具有改革远见,对现实经济体制的缺陷有明确体察并提出改革设想,但结局却是以无奈退出政治舞台而告终。《拜年》也对现存干部体制的弊端有所揭示和抨击,从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对权力的追求与维护已经异化了不少领导干部的心灵。此外,《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也提出了干部体制改革的问题,《赤橙黄绿青蓝紫》则关注工厂青年的思想和生活,展现当代青年工人的新的风貌和思想现状,要求社会予以理解和关怀。蒋子龙的这些作品,表明蒋子龙对改革的思考具有相当的深度,也显示了他在强烈激情之下蕴含的内在理性。
    1984年前后,蒋子龙的创作有所变异和发展。在创作题材上,他将描画改革的笔触深入到乡村改革上来。《燕赵悲歌》就表现了改革大潮中的乡村新貌.并塑造了武耕新这个具有现代农民气质的当代农民企业家形象。《蛇神》更是脱离了改革小说的轨迹。作品塑造了"蛇神"邵南孙这个人物形象。他有重情祟美的理想主义个性,亦有游迹于现实的人情练达,更有与白露婵的情缘、铁弓岭行医的传奇经历。"文革"前,他以善良者多情者形象出现,"文革"后,却表现出恶意报复与道德的沦丧。善与恶、美与丑的循环,交织在他的身上,使这一形象充满了悖反性,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
    工业改革题材小说中,1985年发表的《阴差阳错》和1986年发表的《收审记》也呈现了新的面貌。与蒋子龙以往改革小说的理想主义和着重描写改革先行者不同,这两部作品重点展示了改革中的困境,并借对这些困境造成原因的挖掘,对民族文化、民族社会心理等问题进行了深人思考。显然,这两部作品意味着蒋子龙的自我拓展,也使他的工业改革小说显得更加凝重,更富有真实性。
    从美学风格上来讲,蒋于龙所体现的主要是阳刚之美。他的艺术风格粗犷刚健,充满激情。在谋篇布局上,他善于高屋建瓴,俯览全局。使作品具有宏大气势和辽远视野;在叙述方法上,他一般少作细描和心理活动刻画,而是营设波澜壮阔的剧烈矛盾冲突,将人物置身于旋涡中,着重从人物行为和语言上表现人物;在语言上.他崇尚气势的雄浑和雄辩力,与工厂生活语言也较为切近。这使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但也存在着较为粗疏匆促的缺失,并且议论过多,人物类型化也是他许多作品的弊病。

第五章 高晓声

第七章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