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当代部分 >> 新时期小说>> 第八章
第八章 谌容

    1980年谌容因中篇小说《人到中年》的发表蜚声文坛,从此也开始了她"社会问题"小说创作的历程。《人到中年》主要描写的是中年女医生陆文婷因长年超负荷运转导致心肌梗塞病发、几近死亡的悲剧。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一个普通社会问题就是中年问题,谌容在作品中较早地反映了这个问题,对文学创作的主题进行了开拓。这部小说的主要成就在于塑造了陆文婷和"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这两个艺术形象。陆文婷只是一个普通的住院大夫,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她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到了病人身上,为此她甚至顾不上自己为人妻、为人母的职责和自己的身体,最后累倒在手术台旁。陆文婷是一个毫无怨言地把自己奉献给社会主义事业的典型形象。小说中作者对秦波的刻画,着墨不多却很传神,勾勒出这个人物的灵魂。这个人物满口革命词句,却是满脑子特权思想。这个人物是作者的独创,"马列主义老太太"成了社会上一部分到处打官腔、拉关系、走后门、破坏社会风气的高干夫人的代名词。
    谌容是一位有首沉重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也是当代作家中以创作题材取胜的作家之一。《人到中年》发表以后,她继续聚焦社会现实问题,揭露尖锐的社会矛盾。70年代末、80年代初,刚经"文革"洗劫的中国大地还残留着"左"倾的余毒,对"左"的清算是各行各业卸除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快速发展的首要条件。中篇小说《真真假假》、《太子村的秘密》都涉及这方面的现实问题。《真真假假》写某外国文学教研室为批评许明辉一篇文章召开了三次学习会,小说铺写了会议的全过程,主要突出了知识界对"左"倾思想干扰文学批评的焦虑;《太子村的秘密》虽然写的是农村基层干部李万举如何在政治动乱中既"紧跟"了形势又发展了生产的秘密,但从李万举机智地以各种方法来对付"左"的那一套荒谬做法的过程中,也揭示出了"左"倾工作作风对发展生产的阻碍作用。
    谌容的创作题材始终追踪的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散淡的人》涉笔高级知识分子入党问题;《关于仔猪过冬的问题》谴责了形式主义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并提出了在"生产责任制"后应如何引导农民的问题;《减去十岁》是对"文革"浪费人们宝贵生命的控诉。80年代以后,中国在摆脱了"左"的影响后走向了快步发展的道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也带来了人们种种因由不安的情绪。面对这一问题,谌容创作了中篇小说《懒得离婚》。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口老年化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引人注目的两大问题,这时谌容又奉献出面部力作:《人到老年》和《死河》(出单行本时书名改为《梦中的河》)。《人到老年》写的是不同类型的老年知识分子退离休后各自的追求、欢乐和痛苦,描绘出了一幅当代老年知识分子的心理百态图,《死河》对中国存在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了真实的、不如粉饰的描写,尖锐地提出了我国现实社会中亟需解决的一个矛盾,即加快经济建设与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的矛盾。
    谌容的小说继《人到中年》的创作之后,几乎每一篇都在读者中引起反响,这不仅得益于她能抓准问题,还归功于他对小说艺术的把握能力。像《减去十岁》这样以荒诞手法结构全篇的中篇小说,在新时期文坛是享有一定声誉的力作。谌容具有很强的领悟生活的艺术感受力,她小说中所描写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场景,但她却能从中揭示出重大的社会问题。此外谌容小说的结构也是变幻多样的。《人到中年》的结构形式犹如一张交织的线网,它以主人公突发的病情为经线,以主人公20年来的生活为纬线。《关于仔猪过冬的问题》的结构类似"多米诺骨牌的结构",作品中"仔猪过冬"并不是作品的中心事件和问题,小说中也没有一个中心人物,作品只是以一个电话作为引线,电话打到哪里,作家便展开那里的生活画面。在这些看来若断若续、并不连贯的画面中,却有一根共同的线贯穿着,即作品的主题。《散谈的人》采用了以人物为轴心、辐射式的多角度历史回叙的结构形式。(错!错!错)通篇采用人物内心独白的结构形式……。独特的艺术结构形式不仅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与故事情节的展开,也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效果。

第七章 张洁

第九章 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