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一个十年戏剧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八章:话剧的引进与建设
    第一节:"五四"前的话剧运动(晚清--1917)
    第二节:"五四"时期的话剧运动(1917--1921)
    第三节:"五四"后的话剧运动(1921--1927)
    第四节:三种戏剧思潮与"五四"前后的话剧创作


 

  第一节:"五四"以前的话剧运动(晚清--1917年)




1907年6月1日春柳社在
东京演出的《黑奴吁天录》海报

    1、有关话剧的基础知识
    中国现代文学四大文学体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其中戏剧专指话剧,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古代也有戏剧--戏曲,戏曲传统源远流长,以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祝寿形成的国粹-京剧为代表。话剧则起源于西方古代希腊的祭祀酒神的仪式,并出现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毕得斯和喜剧家阿里司多芬,17世纪在西方取得辉煌成就,因而戏剧便成为中世纪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如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英国则以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为代表。19世纪现实主义戏剧达到高潮,如英国高尔斯·华绥的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挪威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话剧是在19世纪未经由西方侨民传人中国的。

    

2、春柳社-最早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进行自觉探讨与试验创造的社团。
    1907年2月,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主要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又公演了根据林纾的翻译小说改编而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引起了东京戏剧界的轰动。

    

3、"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
    "文明新戏"是最早出现的有别于传统戏曲的新的戏剧形式:春柳社在公开发表的《演艺部专章》里宣称"演艺之大别有二:曰新派演艺(以言语动作感人为主,即今欧美流行者);曰旧派演艺(如吾国之昆曲、二黄、秦腔、杂调皆是)。本社以研究新派为主"。这就表明,他们所要创造的是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的,主要借鉴西方的,以言语、动作(而非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这种戏剧表演,完全废除了旧戏的歌舞形式和一切规则程法,全剧只用对话,并采用新式布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当时的人称之为"文明新戏"。

    

4、"进化团"与"天知派新剧"--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与重教化功能的戏剧演出模式
    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聚集了汪仲贤、 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戏剧人才的"进化团",这是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他们打着"天知派新戏"的旗帜,以《血蓑衣》(据日本新派剧《血之泪》改译)、《东亚风云》(写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事件)、《新茶花》(写知识分子投笔从戎的故事)一炮打响,演遍大江南北。在辛亥革命前,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天知派新剧"事实上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他们以宣传革命、攻击封建统治为首要职责,也即把戏剧的教化功能发挥到极致。

    

5、"甲寅中兴"与"文明新戏"的衰弱--娱乐性、趣味主义戏剧观的建立及衰弱。
    与政治紧密联系的早期话剧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落人低潮;但在1914年,却突然出现了所谓"甲寅中兴"。这一次繁荣是以中国第一个现代大都市上海为中心的,以"职业化"与"商业性"为主要特色:一年之内,上海一地即成立职业剧团数十个,职业演员在千人以上,演出剧目数百个。
    一个明显的趋向是话剧诞生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戏剧教化功能的淡化,突出了戏剧的娱乐性和表现性,题材倾向世俗生活,在欣赏趣味上更是自觉地向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靠拢。
    单纯商业性演出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文明新戏终因迁就小市民的封建落后意识与恶俗趣味,以及艺术上的粗制滥造、某些演员的堕落,而失去了观众。
     职业文明新戏日趋衰落,但以天津南开学校与北京清华学校为代表的学生业余演剧,却引起了社会的注目,正是在"南开新剧团"30年代诞生了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周恩来也曾在剧团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