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一个十年戏剧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八章:话剧的引进与建设
    第一节:"五四"前的话剧运动(晚清--1917)
    第二节:"五四"时期的话剧运动(1917--1921)
    第三节:"五四"后的话剧运动(1921--1927)
    第四节:三种戏剧思潮与"五四"前后的话剧创作


 

  第二节:"五四"时期的话剧运动(1917--1921)




李叔同饰
《茶花女》中的马格丽特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和"国剧运动"的不同战略选择
    

本期概况:"五四"时期的话剧运动以对传统戏剧的批判和对西洋戏剧的引进与介绍为两大内容。依据对传统旧剧的态度不同,对现代戏剧的建设道路也就呈两个方向的探索之势--以批判为代表的"建西洋式新剧"和以保存为代表的"国剧运动"。下面我们详细讲解:
    1、

《新青年》发动"旧剧评议"--建设新戏剧的激进立场
    "五四"时期适应新文化运动的要求,话剧运动再次兴起。这次兴起是以批判为其先导的:《新青年》在1917、1918年间曾展开过"旧剧评议",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对中国传统旧戏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对旧剧的批判:先驱者们批判了传统旧戏"仅求娱悦耳目"的戏剧观念、非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追求"大团圆"结局的非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传统戏剧模式:"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夫妻相会大团圆"《西厢记》)

    "五四"时期对旧戏的批判存在着简单化的缺点,旧戏否定论者还不能对旧戏的美学性质作出中肯的说明。但当时的旧戏毕竟是一种包含着大量封建思想毒素和大量原始落后的艺术因素的东西,而且其艺术形式已相当凝固,彻底改造它以表现新思想和新生活才是出路,着也正是戏剧改革者的初衷。

    新的戏剧观的建立:批判中建立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把戏剧做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现实主义的戏剧,要求戏剧"在当今社会里"取材,表现"我们每日的生活",描写"平常"的普通人,并打破传统的"大团圆"主义,如实地揭示现实本来面目。应该说这些要求是符合"五四"思想革命、文学革命的需要的,与同一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提倡也是一致的。

    对传统戏剧的态度:"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对于传统旧戏是否应该保留,是有不同意见的。钱玄同主张"全数封闭",刘半农则主张不妨改良而加以保留;但他们又一致地认为,要以传统旧戏表现现代生活,即使不是绝无可能,也是极端困难的。

    

怎样使传统戏剧表现现代生活--创造"西洋派"的戏。
    这就是鲁迅后来所概括的,"要建设西洋式的新剧,要高扬戏剧到真的文学底地位,要以白话来兴散文剧"。这是"五四"先驱者们为自己确立的目标,也是他们为发展中国现代戏剧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2、译介外国戏剧理论和作品的热潮
    如何"建设西洋式新剧?"作为一种战略部署,胡适提出,要"赶紧多多的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
    1918年《新青年》4卷6期又推出了"易卜生专号",发表了罗家伦、胡适合译的《傀儡家庭》,《国民公敌》和《小爱友夫》的节译,刊载了胡适的著名论文《易卜生主义》,集中介绍了被称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的

易卜生
    先驱者们产生共鸣,并引为借鉴的,不仅是易卜生戏剧中的"个性解放思想","关注现实生活问题"的现实主义精神,而且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连同其生活环境、生活细节都按本来面目逼真地搬上舞台",以"制造现实的幻觉"的戏剧美学观,以"客观的记录"的、口语化、生活化的对话为主的散文体戏剧形式"。这些在以后都成为中国现代话剧,特别是下面即要论及的"剧场话剧"的主要追求与基本特点。
    由《新青年》"易卜生专号"为开端,迅速形成了介绍外国戏剧理论、翻译和改编外国戏剧创作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从1917到1924年全国26种报刊、4家出版社共发表、出版了翻译剧本170余部,涉及到17个国家70多位剧作家,如莎士比亚、易卜生、萧伯纳、泰戈尔、王尔德、高尔斯华绥、斯特林堡、梅特林克、霍普特曼、契可夫、安特莱夫、果戈理、托尔斯泰、席勒、莫里哀等。西方戏剧史上各种流派--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戏剧到现代象征派、未来派、表现派、唯美派、新浪漫派的戏剧几乎是同时涌进了中国,带来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却又是多元的戏剧观念、戏剧美学、戏剧形式与技巧,这就为中国现代话剧的作者提供了新的、又是广阔的戏剧想象空间与戏剧艺术探讨的可能性;不同思想与文学倾向、不同艺术趣味与修养、不同个性的中国剧作家对之做出了不同的吸取,从一开始即形成了现代话剧的多元创造的局面。

    

3、"国剧运动"--新剧建设中稳健的文化选择和趣味主义戏剧观

    

张厚载的保守主义戏剧倾向:《新青年》派对旧戏的批判,以及他们所做的"另起炉灶,创立新话剧"的选择,从一开始就引起旧剧评论家张厚载(时为北京大学学生)等的不满,他在《我的中国旧戏观》一文中论述了旧戏的虚拟性、程式性和表情性等美学特征,并且认为旧戏是"中国文学美术的结晶,完全可以保存"。他的观点中确有某些可取之处,但由于总体倾向上的保守性,未能得到新文学阵营的赞同。

    

国剧运动--趣味主义戏剧思潮的深化与发展:由于观众文化水平和欣赏习惯的制约,话剧这种从西方引进的艺术形式,一时还难于迅速为广大观众所接受。1921年春,汪仲贤在上海新舞台组织演出了纯粹写实派的西洋剧,萧伯纳的《华伦夫人之职业》,但观众未终场便退席,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观众趣味的重视,这一次的失败,使得宋春舫提出:戏剧是艺术的而非主义的,因而劝人弃置西洋的"问题剧"而去采用那种西洋专为赚钱而写的热闹曲折的"善构剧"。
    这种趣味主义倾向在后来与新月社关系密切的戏剧工作者那里有了更明显的表现,并加以深化。1925年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在归国后,曾于1926年6月至9月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提出了与《新青年》派不同的另一种选择。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人手"去建立"中国新剧"。
    在戏剧观念上,主张发扬传统戏曲"目的在于娱乐"的"纯粹艺术"的倾向,反对"利用艺术去纠正人心,改善生活"的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在戏剧的表现上,他们受到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的影响,反对描摹现实生活,提出要"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因而赞赏西方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在'写意的'与'写实的'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他们的这一设想,显然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由于不适合当时社会的需求,终未能实现,成为一个"新梦",     但仍作为"另一种选择(可能性)"而在现代戏剧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对"旧剧评议"的偏激和"国剧运动"的保守,应放到历史的与学理的两个层面去评析,不宜简单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