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一个十年戏剧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八章:话剧的引进与建设
    第一节:"五四"前的话剧运动(晚清--1917)
    第二节:"五四"时期的话剧运动(1917--1921)
    第三节:"五四"后的话剧运动(1921--1927)
    第四节:三种戏剧思潮与"五四"前后的话剧创作


 

  第三节;"五四"以后的话剧运动(1921--1927)




欧阳予倩回忆录
《自我演戏以来》封面


    本期概况:"五四"后,话剧运动进入了艰难的建设的深入发展时期,具体表现为出现了大量的话剧团体和艺术学校,演剧在青年学生中盛行,同时早期戏剧作家对剧本的创作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20年10月,《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失败引发了戏剧界的讨论,宋春舫提出了对戏剧趣味的重视,而汪仲贤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戏剧要想在世界文艺中寻一个立锥地,应该赶紧造成编剧本的人才,创造几种与西洋相等或较高价值的剧本,这才算真正的创造新剧。明确提出了创造"适合我们社会的戏剧"、反对"摹仿与复制别人的东西"的主张与目标。

    探讨意义:这就是说,在此之前,作为新文化运动组成部分的"五四"话剧运动,偏于对旧戏曲的批判、西洋戏剧的引入,基本上届于理论的倡导;而1921年新的戏剧团体与刊物的出现,则标志着进入了话剧的建设与实践的新阶段。

    建设任务:要提出系统的戏剧观念,建立新的组织形式、表演体制、演出方式,并产生自己的剧作家与剧本创作。

    (一)戏剧团体的建立--民众剧社和上海戏剧协社的现实主义戏剧艺术与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运动的倡导
    

上海民众剧社:1921年5月,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汪仲贤、柯一岑、熊佛西等13人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并创办了《戏剧》月刊,这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专门性戏剧刊物。
    他们在《民众戏剧社宣言》中宣布:"萧伯纳说戏剧是宣传主义的地方,这句话虽然不能一定是,但我们至少可以说一句,当看戏是消闲的时代现在已经过去了,戏院在现代社会中确是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推动社会使前进的一个轮子,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1922年4月,《戏剧》月刊出版到第10期停刊,民众戏剧社也在无形中解散。

    

上海戏剧协社1921年冬成立,成员有谷剑尘、应云卫、汪仲贤、欧阳予倩等。1923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专修过戏剧的洪深也加入该社并被推为该社的排演主任。戏剧协社注重舞台实践,在中国话剧排演的正规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到1933年被国民党查封为止,他们共举行公演16次,先后排演过谷剑尘的《孤军》、陈大悲的《英雄与美人》、欧阳予倩的《泼妇》和《回家以后》、洪深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所著《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改编而成的《少奶奶的扇子》、易卜生的《傀儡家庭》、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等,对中国话剧从剧本走向舞台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中国早期戏剧团体中历史最长的一个。

    

戏剧观:民众戏剧社与戏剧协社都宣布自己坚持"五四"传统,强调戏剧必须反映时代、人生,负担社会教育的启蒙任务。反对"把外国最新的象征剧、神秘剧输入到中国戏剧界来",主张"艺术上的功利主义",提倡"写实的社会剧"。他们同时又提倡"民众的戏剧",确立面向"民众"的方针,因而提出"要创造一种高尚的和通俗的戏剧;而这"高尚的和通俗的"两项要求的同时提出,正是表明,他们与文明新戏之间所存在的既是超越、也是继承的复杂关系。

    

"爱美剧"与学生业余演剧的高潮
    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所产生的种种弊端,民众戏剧社发起了"爱美剧"也即"业余"戏剧("爱美"即Amateur的音译)的运动,发表了"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的宣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年代初,素有传统的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出现了一个高潮,并且成为这一时期话剧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燕京女校、交通大学、民国大学、师范大学、政法专科学校、北京高等师院、女高师等院校纷纷成立业余剧社。

    

(二)戏剧学校--北平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和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的建立。

    

人艺戏剧专门学校:1922年4月,民众戏剧社在无形中解散后,一些中坚分子仍然在继续他们的事业,只是将注意力更多地由理论研讨方面转移到了戏剧教育和舞台实践方面。1922年冬,蒲伯英出资并与陈大悲合作,在北平创办了"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学校以造就"职业的但高尚的剧人"为宗旨。
    成员有李健吾、余上沅,鲁迅、周作人、梁启超等均被聘任为校董事。这些人懂导演,有创作实践,在表演艺术正规化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发展戏剧艺术教育和培养戏剧专门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现代中国第一所培养"专门的戏剧人才"的学校。
    后因经济拮据和内部纠纷,该校于1924年冬停办。后来活跃于舞台上的王伯生、吴瑞燕、万籁天、徐公美、徐葆炎、芳信等著名演员都曾在"人艺"受到过基本的戏剧教育,说明这个学校对中国话剧的兴起是作出过贡献的。

    

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1925年,赵太侔、余上沅、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将已经关闭的北平"美术专科学校"改名为"艺术专门学校",增设了戏剧系。这是第一个国立的戏剧教育机构,戏剧艺术由此进入国家高等教育。后来,赵、余、闻陆续离去,戏剧系由熊佛西主持。"艺专"戏剧系的创办,接续了"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停办后培养戏剧人才的事业。
    以后,在

田汉的主持下,又在南国社基础上,1927年创立了上海艺术大学与南国艺术学院。这样,爱美剧演出中心,就逐渐转移到这些戏剧专业学校学生的实习性的演出。

    

(三)话剧艺术的现代化--小剧场运动与新的戏剧理论和表演体制的建立。
    学生业余演剧和戏剧院系的艺术实践直接推动了"小剧场运动"。
    

涵义:所谓"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以后风行于英、德、荷兰、俄、美、日等国,这是一次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剧坛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的戏剧革新运动,它揭开了西方(与日本)现代戏剧的帷幕,在戏剧观念以及戏剧文学、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
    中国现代话剧的先驱者在思考与探索着戏剧革新的道路之时,对小剧场运动的倡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首先是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新的话剧体制,使中国的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与科学化的道路。
    其核心是以"导演(当时称为'舞台监督')制"取代"明星制",以导演为中心,将剧作家的创作、演员的表演,以及舞台美术的设计,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整地体现为"剧场的艺术"。1924年洪深为戏剧协社改编、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据王尔德作品改编)在创建新的排演制度上,做出了示范性的努力,从而成为一次"经典性的演出"引起了社会轰动。
    

2、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与建立了一整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第四堵墙"理论。
    这就是由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戏剧家创造的所谓"第四堵墙"的理论,强调再现人生的真相,自然的生活的原态:"舞台上的生活,正如你透过一垛墙壁看到人家屋里那样",因此戏剧的最高目的是创造充满真实生命的"舞台的幻觉":舞台美术(包括布景、灯光、化装等)追求逼真的、生活化的效果,演员的表演要求生活在舞台创造的特定情境中,不与观众进行感情交流,追求像生活片断那样自然。由此而创造出了以后在中国话剧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剧场戏剧"的创作与表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