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四节师生互动过程中良好的教师行为
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正式关系,彼此之间要进行交往,相互之间就会产生影响,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可称为师生相互作用过程,简称师生互动过程。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作用的两方,每一方都包含着认知和行为两个侧面。认知指对另一方行为的选择性知觉与评价,行为是各自认知的体现,表现为在认知指导下的言语和非言语两类活动,行为会影响对方的认知。
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一)理解学生的含义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同,对学生所采取的行为也不同,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了解和认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学生观,和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两个方面。
学生观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主要内容是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智力与人格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学生观与对学生个人的理解是相互联系的。从学生观的形成来看,不仅需要掌握有关的心理学知识,而且需要通过认识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来验证和矫正自己的看法;从学生观的作用来看,它要体现在对学生个人的理解之中,同时它对理解每个学生都具有定向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把理解学生笼统地称之为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是在一定知识基础上与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在学生观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学知识和教师的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一些没有学习过或没有掌握好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学生观的形成则有赖于其教育经验(或是教师本身的直接经验,或是其他教师的间接经验)。但是,很多研究发现,在教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学生观虽然有其客观准确的一面,但也容易出现一些偏差,这些偏差妨碍了教师正确地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例如,教师认为严重的是那些异性恋爱、偷窃、打架、不服从管教等攻击性行为,认为不爱交往、抑郁、容易沮丧等退缩性行为不那么重要(Wichkman,1928)。赫顿(Hutton,1984)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从儿童的人格发展来看,情绪是否稳定、在人际关系上是否适应预示着儿童将来是否会出现心理障碍,但由于教师工作的特点导致他们更加注意那些违反纪律、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也有学者(大桥正夫,1977)指出:“有些教师往往着眼于自己认为有碍于学业成绩和班级管理的干扰性行为,而不能确切地把握更为重要的不适应行为,这是教师在认识学生问题行为时容易出现的偏差。”
(二)教师对学生的偏见及其克服
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是一个主观色彩较浓的过程,容易产生认知的偏差,即偏见,而这些偏见会妨碍教师准确地理解学生。
1.第一印象:教师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往往成为一种定势,影响以后对该学生的长期印象。学生的仪表、风度、身材、表情、谈吐、姿态、年龄、衣着等,都是教师构成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第一印象好,对学生以后的行为往往会向好的方面解释。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能只停留在第一印象的水平上,因为第一印象只是认知学生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况且学生又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如果以固定不变的第一印象看待学生,是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学生的。
2.晕轮效应: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的某个特征产生强烈的印象,以这个印象为中心而形成总体印象,从而掩盖了他的其他特征,这种以点概面的偏见叫晕轮效应。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教师掌握学生的信息很少,而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它使教师难以正确地了解学生和公正地评价学生。克服晕轮效应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实事求事地、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
3.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在教师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学生的固定的形象。教师观察学生的时候,会有意或无意地按照年龄、性别、家庭地位和经济条件、居住地区等特征,将他归入某一类别,并依据自己头脑里已有的关于这类人的固定形象来对其作出判断。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是把现实中的学生加以归类,因而在某种情况下,会有助于概括地了解学生。但若这种归类不符合学生群体的实际特点,或者只是对某些学生的非本质特征作出概括,就会形成偏见,势必对现实的学生作出不正确的判断。所以,要克服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既应把握学生所属类别的一般特征,又应注意每个学生的特殊性,进行具体的深入分析。
(三)正确理解学生的途径
正确地理解学生就要建立起科学的学生观,.防止与矫正学生观上的偏差,关键在于教师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使之形成按照这些规律去教育学生的严谨态度。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特别是在积累了一些教育经验之后,再系统学习有关的知识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学生观。
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改变和调整教师学生观的重要途径:
(1)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教师需要学习有关学生观的科学知识,能够掌握可用于探索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形成科学地对待学生的态度。
(2)许多教育科研实验都是针对学校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发现这些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师深人了解学生的过程。从师生互动过程来看,这就是教师主动调整自己对学生的认知,使之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过程。
(3)在教育科研中,教师间相互协作、相互借鉴有助于防止个人经验的片面性,而且由于是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体探索,也能够防止对传统观念的认同行为或从众行为。
(4)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学习和掌握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科学知识。
(5)进行教育实验既有利于教师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有利于教师形成科学的态度。通过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使教师能够自己探索和发现学生的发展规律,形成科学地看待学生的态度,按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去教育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