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实施的程序
1、
标准化指示语
测验标准化的第一步是指示语标准化,即在测验实施过程中应该使用统一的指示语。
指示语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对被试的,另一种是给主试的。前者应该力求清晰和简单,向被试说明他应该做什么,即如何对题目作出反应。这种指示语一般印在测验的开头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以主试口头说明;有时指示语仅有一句话,如课堂考试的一句指示;也可以是象标准测验(如
WAIS)那种较为复杂的说明。下面是一般课堂成就测验的指示语的例子:
请在答案的右上角写上你的名字,在测题本上不要做任何记号。本测验主要是为了检验你对有关测验的准备,实施和项目分析的知识和理解情况。请在答卷纸上表示你的答案,在每道题中你认为正确的选择答案上打(√)。你的测验成绩将由你正确回答的题目的数量决定。因此,在你对某题没有把握时可以进行猜测,不要漏掉任何题目。如果测验时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如果在下课时间之前你已完成测验,请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直到其他人做完。
由此看来,对被试的指示语一般包括:
①如何选择反应形式(划钩、口答、书写等),
②如何记录这些反应(答卷纸、录音、录相等);
③时间限制;
④如果不能确定正确反应时该如何去做(是否允许猜测等)以及计分的方法;
⑤例题。当题目比较生疏时,应该给出附有正确答案的例题;
⑥有时告知被试测验目的。
测验的指示语必须清楚、明确、易懂、有礼貌。有时有必要作适当的演示,并且注意观察被试的反应。例如要求被试在答卷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时,最好用这样的指示语:
"请拿起测验本:(举起一个样本,检查是否每一个被试都有了测验本);"翻开第一页"(演示,等每一位被试做完);"在第一行写上你的名字"(显示给被试样本,等待被试完成)。
标准指示语通常要求主试在指示语念完后要询问被试有何问题,主试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不要另加自己的想法而使得测验不标准。因为指示语也是测验情境之一,不同的指示语会直接影响到被试的回答态度与回答方式。研究报告已指出其重要性,有人以不同的指示语对几组被试实施同一个能力测验,结果表明;将测验说成"智力测验"的一组被试,成绩最高;说成"日常测验"的一组被试,成绩最低。
为了减少指示语的误差,有些新近出版的测验,采用"录音说明来代替主试说明,这是指示语标准化的一个可行方法。
给主试的指示语通常单独印在另一张纸上。主要包括对测验的进一步解释及其它注意事项。例如测验房间的安排,测验材料的分发,计时、计分方法,对被试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方法,以及在测验中途发生意外情况(如停电、有人迟到、生病、作弊等)应如何处理,等等。
2.标准时限
时限的确定,在很多情况下受施测条件(加课堂时间)以及被试特点(如老人、儿童、病人)的限制。当然最重要的考虑是测量目标的要求。
大多数典型作为测验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例如人格测验中,被试的反应速度就不很重要。但在最高作为测验中,速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测验既要考虑反应的速度,也要考察解决有较大难度题目的能力。通常在能力和成就测验中所使用的时限是大约90%的受测者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验。若题目从易到难排列,大多数人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他会答的题目。
如何确定一个测验的时限呢?一般采用尝试法,即通过预测来确定。
测验时间的安排,也是影响测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某项大规模活动(运动会、晚会、舞会等)的前后实施测验,则测验结果就很难反映被试的真正成绩。此外,个别被试的特殊状况,例如生病、疲劳等,也会影响到他的成绩。在测验时间安排上要考虑这些因素,必要时可依个别被试的状况,延长测验时间。
3.测验的环境条件
测验的标准化不仅指指示语、时限、测验材料和其它测验本身的因素,也指施测的周围环境。良好的环境包括安静而宽敞的地点,适当的光线和通风条件。在测验期间还要防止干扰。有时候可在门外挂一"正在测验,请勿打扰"的牌子,或在门外派助手阻止欲进的人。必须知道,测验环境也会影响测验结果,即使是很不引人注目的细节也应予以注意。例如使用一般课桌或仅用带记录板的椅子,对团体测验的被试来说,前者有助于获得高分,也有学者以实验法来研究外在环境的干扰对测验成绩的影响。他们以研究生为对象,随机区分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均接受标准化智力测验,控制组在正常情况下实施,实验组则安排各种干扰,如有人故意弄断笔芯、叹息、拉椅子并和主试说话,还有人在门外辩论;有人演奏流行歌曲;主试故意将结束时间弄错等。结果发现,实验组平均得分均未显著低于控制组,但年级较低的被试无法集中精力作答。
因此,对于测验的环境条件,首先必须完全遵从实验手册的要求,其次是记录下任何意外的测验环境因素;第三;在解释测验结果时也必须考虑这一因素。例如,在对一个被试通过个别测验进行严格的评估时,一个有经验的主试偶尔希望不严格地遵从指示语以期获得一些关于被试的其它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主试就不能再用常模来解释结果,测验刺激只能用作定性的分析,其材料也只能与其它观察和晤谈的材料同样使用。
4.计算机辅助的测验实施
目前,计算机已进入各个领域,心理测验也不例外。在西方,许多学校已经应用计算机辅助测验的实施。
计算机实施测验,其指示语可以通过视觉呈现或录音说明,测验的反应可以自动记录下来。有时当测验程序不太清楚时,计算机可以给被试以更明确的指导。克伦巴赫曾指出计算机在辅助测验实施方面的长处和作用:
①能准确、严格地遵守计划和时间安排;
②能控制刺激和对反应的判断;
③能按照被试的作为(或表现)选择题目。例如题目是按难度顺序排列,某人在特定难度水平上正确回答了某些题目,计算机会按照逻辑引导被试跃到更高难度水平的题目;
④能不受人类主试常有的疲劳、厌烦、注意涣散和记忆误差的影响;
⑤能迅速而准确地计分;
⑥能清楚记录多种互不相同的各种形式的测验成绩。
由计算机实施的测验不依赖题目的顺序,事实上计算机的一个优点就是能接任何顺序(包括随机顺序)将题目呈现给被试,例如前面所述的选择题目的方式。另外,如果你希望严格限定某个题目的呈现时间,计算机会依照你的要求来完成。此外,计算机还能使被试无法参阅前面或其它部分的题目,也不会看到已经完成的部分。由计算机实施的测验和纸笔完成的测验所得分数的比较表明,二者并无大的差异倾向(Allen,1979年)。但计算机实施的测验得到了更好的控制,更为标准化。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实施测验使被试感到有利和有趣。约翰逊(
E.S.Johnson)和贝克(
B.F.Baker)曾观察由计算机实施的测验和由人实施的测验的差异(1972)。他们发现,面对着计算机的被试有时很巧妙地暂停一段长时间的测验工作,不敲任何数据;而面对着人的被试则会感到有某种压力促使他保持某种行为,即使再继续做下去也会有做错的危险。此外,计算机的被试会听到他们有欢笑、有歌唱,甚至撞击实验室的墙壁;而面对人的被试在实验室中绝不可能出现这种行为。因此也许可以说,计算机辅助实施的测验比较适合于有文化的和情绪稳定的被试。不过在实践中发现,学前儿童和精神病患者在这种自我实施的条件下反应较好。的确,计算机的忍耐力是无限的,一个精神分裂症病人在4小时内一动不动,计算机也会等待;一个容易分心的儿童被测验前半部分的图画吸引住了,计算机也不会着急。另外,计算机也可用于对有自杀倾向的被试的晤谈。许多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相信,有困难和烦恼的人必须由热情、关心和耐心的人与之谈心。在许多情况下,有情绪危机的被试可以在自己的终端上与计算机谈心。此外,有研究说明,人们更愿意将自己的隐私泄露给机器而不是给人这样的晤谈者。
相关链接:
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主试的职责
心理测验中的社会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