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哥哥》作者:殷夫
1、写作背景:
《别了,哥哥》写于1929年“四•一二”事变两周年。那时,19岁的诗人已经历了1927年“四•—二”和1928年夏的两次被捕。第二次出狱以后,殷夫离开了同济大学,专门从事共青团和青年工人运动的工作,过着职业革命家的极端穷困生活,并断绝了与家庭(主要是大哥)的联系。
2、诗歌主题:
《别了,哥哥》和《写给—个哥哥的回信》(1930年3月11日作)主题相同,而分别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写出。尽管写作时间相隔近年,但主旨如—,表现了诗人殷夫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与代表敌对阶级力量的兄长决裂的深刻内涵。
3、诗歌分析:
殷夫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大哥徐培根比殷夫大15岁。大哥早年就读于杭州陆军小学堂,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学生队”,以后又人保定军校和北京陆军大学,父亲逝世后,大哥任杭州的浙军中校参谋,负起兄长的责任,对幼弟备加照顾,将弟弟送到上海读中学。所以殷夫在诗中开头就称:“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二十年来手足的爱和怜,/二十年来的保护和抚养”,对哥哥过去诚意的教导表示感激。1927年“四• —二”事变前夕,大哥已是显赫一时的蒋介石北伐军总司令部的参谋处长,使殷夫能从他那里探听到事变即将发生之消息,但当殷夫接受上级领导的任务,再去司令部找他时,司令部已离开上海。第二天,就发生“四•一二”事变,殷夫在浦东中学,被一位国民党员告密,逮捕入狱三月,几乎被枪决,后经大哥保释出狱。1928年,大哥去德国留学之前,资助倔强的弟弟进上海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科。哥哥想按照自己的愿望改变弟弟的理想,走他同一的道路——这就是殷夫诗中所揭出的“在你的—方,哟,哥哥,/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是治者们荣赏的爵禄,/或是薄纸糊成的高帽。”随着1927年“四•一二”事变的发生和中国革命的深入,昔日统—战线中的同盟者变成篡夺革命成果的敌对力量,戴着纸糊高帽的统治者成了屠杀人民的元凶。统治阶级刮起的血雨腥风以及政治目标的完全不同,导致了连接着兄弟情谊的纽带的断裂。殷夫在1928年第二次被捕出狱后几个月接到大哥从德国转来的信,——“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年轻的诗人在深情地回顾“二十年来手足的爱和怜”,既写了有浓厚手足之情的大哥对他的爱抚与培植,更抒发了面临严酷现实的感慨:“机械的悲鸣扰了他的美梦”、“劳苦群众的呼号震动心灵”,对哥哥的来信“相劝”,作了断然的回答,他不能听从哥哥“指示的圈套”,尽管那很容易获得—切的赐予——“从名号直至纸帽”。
《别了,哥哥》是—个阶级向另—个阶级诀别的宣言。他用铿锵的声音断然回答:决不要那“纸糊的高帽”和“荣誉”的“名号”,宣告与旧世界的彻底决裂;他要做普罗米修士,“不怕天帝的咆哮”,不怕“黑的死,和白的骨”,只望为劳苦群众的解放——“向真理的王国进礼”!两年以后,1931年2月7日,年轻的诗人以生命和鲜血履行了在19岁时写下的战斗誓言。
4、诗歌艺术特点:
殷夫的诗以壮为诗魂,多用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以英雄主义的调子,急骤的旋律和钢铁般的语言,呈现出刚健雄浑的诗风。这首诗没有当时的许多“普罗诗歌”标语化、口号化的通病,而是一首能够从情感上打动读者的诗篇,其动人的力量主要来自于诗人把“手足之情”与“阶级仇恨”两种对立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对这种复杂情感状态的把握,使诗篇拥有了某种“人情味”。左翼诗歌由于突出斗争意识,所以容易被先入为主地想象为缺乏艺术性,殷夫的诗毫无疑问具有粗豪的革命气质,但是同时也十分注意剪裁意象、锤炼语言,兼有象征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艺术风格。
《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
1、分析《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思想意义。
诗人已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保姆“大堰河”的怀念,揭示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灵魂,通过对她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追忆,对劳动人民品质的赞美,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义。诗人把爱和恨、赞美和诅咒交织在一起,传达了他对当时罪恶社会的愤慨和不平。
2、分析大堰河的形象及其象征意蕴。
形象:大堰河是一个贫苦的农妇。诗人赞美了她勤劳善良的崇高品质和灵魂。映现出她坚毅顽强的生活意志和纯朴善良的个性特征。大堰河的形象是千千万万勤劳忠厚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塑像,也是养育人类的母亲。艾青从她愚昧与善良、勤劳与卑微相交织的历史性格中,深刻洞见了中国农民的宿命,并由此激发出了对人类普遍生存境遇的巨大怜悯。
象征意蕴:诗人通过大堰河和他一家的悲惨命运,深切感受到广大农民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公。他赞美劳动人民的品质,愤怒的诅咒旧世界的同时,勇敢的宣告和自己的阶级决裂,唱出了一曲叛逆之歌,完成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
3、简析诗歌的情节结构。
诗歌在情节结构上具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叙事线索,另一条是抒情线索,诗歌的叙事线索描绘了“大堰河”苦难的一生,在描写大堰河勤劳、质朴的美德的同时,还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展现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诗的抒情线索表达了“我”对大堰河的深厚的爱,写出了诗人自己叛逆的灵魂。
4、 简析《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对比、排比、反复等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艾青提倡自由诗,主张要有散文美,但反对散文化。
对比:比如大堰河一生和凄凉死后的对比;她的希望和残酷现实的对比;农民贫困和地主奢侈的对比等。在对比中表达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叛逆思想和反抗精神。
反复(复沓)和排比:这两种手法的结合,创造出诗作独特的章法。既形成回环的美感,又呈现出在变化中求统一,参差中求和谐的辨证艺术效果,读来一唱三叹,富有音乐性。
5、简析诗作借助联想进行铺排、构成意象的艺术手法。
诗人善于捕捉瞬间的感觉,产生众多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在本诗中借助联想,进行铺叙,形成生动的画面,构成丰富的意象,已成特点。在铺陈的排比句中,诗人采用大量的日常生活细节,构成鲜明生动的图画,创造了诗的意境。
6、分析诗歌的艺术成就。
《大堰河-我的褓姆》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有沉郁、悲怆的风格。其次,诗体的散文化,采用的是自由体诗的形式,不受韵脚、字数格式等外在的束缚,而是完全根据感情的起伏变化,来决定诗句长短和音节的顿挫。第三,常常使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来表达强烈的感情。第四,语言平实、含蓄而凝炼。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