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随着智力的发展,儿童获得了重要的认知技能,如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这将影响他们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对此的推理。比如,当儿童在头脑中形成或认识了一定的亲社会观念,“小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不分东西给其他的小朋友的是坏孩子”等等,他们就会在面临分享或帮助的情境时,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或把自己的玩具、食品分给其他的小朋友。认知发展理论还认为,亲社会行为在各年龄阶段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与认知发展特点相对应。例如,对同样是摔坏了玩具、损坏了心爱的东西,一个是大声地哭泣,另一个只是作出伤心的表情,而控制住没有哭出声来的两个不同表现的小朋友,幼儿更可能对前一个小朋友表示出同情心的提供帮助,而对后者则可能“视而不见”。因为前者的困境信号比后者要明显得多,幼儿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他们只能识别一些明显的困境信号,而难以识别较隐蔽的困境信号。
3.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同情和帮助、分享、谦让等利他行为。观察发现,1岁前的儿童就已经能够对别人微笑或发声,这种积极性反应表达婴儿对他人最初的友好倾向。到1岁左右,儿童开始会向处于困境中的人出示积极的抚慰动作,如轻拍或抚摸等。到2岁左右,儿童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人看或让给别人玩。到2岁以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逐渐能够根据一些不太明显的细微变化来识别他人的情绪反应,推断他人的处境,并出示相应的抚慰或帮助行为。进入幼儿期,由于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开始,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得到了显著发展。幼儿能通过言语安慰别人,能将玩具和食品分给别的小朋友。如当幼儿发现某一小朋友因为父亲生病入院而心情不好'很少言语,也不像平时一样积极地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时,能劝慰他“别着急,你爸爸会马上好起来的”或“大夫很有本事,会把你爸爸治好的”等,同时还会把自己手中最喜爱的玩具给他玩,或请他参加自己的游戏。
一般认为,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一项研究(Ugurel~Semin,1 952)表明,在一个分享的实验中,33﹪的4、6岁儿童和69 ﹪的6、7岁儿童表现出分享意识或行为。而另一项研究(Green&Schneider,1974)也表明,儿童的分享、助人和捐献这三种亲社会行为都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有的研究者(如Pearl.1979,1985;Peterson,1983)认为导致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这种年龄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社会责任感及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
但是近年来,一些关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并非一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有些不仅不增多,反而出现减少的趋势。比如分享,在4--16岁之间没有发现连续增加的趋势;而同情和其他的亲社会行为,并非自然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它们需要借助于适当的教育。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除表现出年龄差异之外,也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这是因为幼儿亲社会行为与成人一样也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是在生物因素(如个体内的激素、遗传基础和个体的气质类型等)、社会环境因素(如家庭、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播媒介等)和认知因素(如智力等)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幼儿自身的生物因素各不相同,认知发展水平也各不一致,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更复杂多样,所以其亲社会性行为不免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性。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