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
儿童在1岁左右开始出现某些工具性行为;到2岁左右,儿童就有了物主意识,开始表现出争抢玩具等行为,常因玩具抢不到手而沮丧、哭泣,这时儿童的攻击行为的主要表现为打、推、踢、咬、扔东西等。
到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上、表现形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频率上看,幼儿3岁时攻击性行为继续发展,到4岁时达到高峰,5岁以后开始下降。其原因一是由于父母、老师注意尽可能地抑制这种行为,与此同时,成人积极帮助儿童发展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二是由于儿童这时已能从自身经验中懂得,协商和谈判是达到目的的最佳手段,攻击性行为常常达不到同样的目的。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多数年幼儿童的攻击行为常常采用身体动作的方式来进行,如推、拉、踢、咬、抓、撞等。随着言语的逐步发展,幼儿开始逐渐增加了言语的攻击。例如,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时,幼儿常冲着对方嚷嚷“我不跟你玩了”,“讨厌你”,“你走开点”等。
在幼儿期,这种带有攻击性的言语反应在人际冲突中出现得越来越多,而身体动作的攻击反应则越来越少。 从性质上来看,幼儿期虽然仍以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主,但也逐渐表现了敌意性的攻击行为。儿童为了玩具等而争吵,打架,发展到故意向自己不喜欢的人说难听的话,或者有意骂人或打人。
有关研究发现,幼儿期儿童的攻击行为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的各种攻击性行为明显比女孩多,约是女孩的两倍。男孩常在受到攻击后采取各种报复行为。而女孩在受攻击后,则只是哭泣、退让,或者向老师、成人告状,一般很少采取报复行为。男孩还经常怂恿同伴采用攻击性行为,或者自己主动加入到同伴间的争斗中。一般男孩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如果对方是女孩,他们采用的攻击行为可能性相对减弱,但如果是男孩,他们很容易采用攻击行为。
4.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方法
由于攻击性行为属于反社会性行为,它妨碍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阻碍人际交往,影响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常用的控制方法有:消除对攻击行为的关注和奖励;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移情训练;创造友爱互助的环境。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