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社会性行为,就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性行为也就是具体的交往行为,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实现与他人的相互交往。根据其动机和目的,社会性行为可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就是积极的社会行为,也称亲善行为。反社会行为就是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最早出现在婴儿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儿童因社会的要求,逐渐学会控制攻击行为,发展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就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如帮助、安慰、救助他人,与他人使用、分享,对他人谦让,使他人愉快等,也被称为“向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使用、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
有关研究者(如Rosenhan,1972)认为亲社会行为可分自主的利他行为和规范的利他行为。前者是指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出于对他人的关心;后者是指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期待个人报偿或避免批评。那么,不管是自主的利他行为还是规范的利他行为,它们是后天习得的,还是本能的,它们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人们该如何促进它们的发展呢?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心理学各流派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亲社会行为理论。
2.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1)社会生物学理论
社会生物学理论用“族内适宜性”来解释利他行为的进化。该理论认为,在动物或人类早期时,为了种族的生存繁衍,需要帮助他人甚至牺牲个体,如蚂蚁、狼、蜜蜂等的社会行为。而生活在合作的社会群体中的个体更可能受到保护,避免天敌的伤害并满足基本需要,所以那些合作的、利他的个体更可能生存下来,并将他的特质作为一种基因保留下来,传递下去。这也就是说,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的反应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这些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但事实上关于这一点,直到目前还缺乏具体详尽的材料加以说明。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所有亲社会行为都是学习和受到强化的结果。亲社会行为的习得有三条主要途径:第一是移情反应的条件化,即亲社会行为使助人者感到愉快或减轻了移情的痛苦而受到强化;第二是直接训练,即亲社会行为的出现是由于先前的奖赏已经使其得到内部的强化;第三是观察学习,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最大的是社会榜样,通过观察、模仿,能为儿童学习和巩固亲社会行为提供直观、生动的示范。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