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五章->第六节


  (二)攻击行为
  1.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表现为身体的攻击、言语的攻击或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如推人、打人、抓人、骂人、破坏他人的物品等等。这些行为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往往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极端后果是犯罪、伤亡,甚至战争,因此被人类所反对和抵制。
  有关心理研究表明,个体的许多攻击性行为并非对对方有明确的敌意,而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对他人造成了伤害。研究者把上述两类实质上有区别的行为分别称为敌意的攻击行为和工具性攻击行为。前者是指以人为定向,旨在伤害他人,使他人痛苦的侵犯性行为,如嘲笑、殴打、报复等;后者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以攻击性行为作为手段,达到其非侵犯性目的的行为。如为了从其他小朋友手中获得一个自己喜爱的玩具,有的儿童会去强行抢夺,而拥有玩具的小朋友会出于保护自己的玩具的目的而阻挠抢者的行为。在这两个儿童争抢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使对方受到伤害,如推倒对方或抓疼了对方,但他们都只是为了获得玩具,而没有想到要使对方受到伤害。
  那么,攻击行为是人的本性,还是习得的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具有攻击行为呢?该如何控制和矫正攻击行为呢?心理学家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许多不同的理论。
  2.攻击性行为的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追求生命终止的愿望,即人存在着一种死本能。这种追求死亡的本能是人们产生攻击性冲动,进行各种破坏和暴力活动的根源;这种本能有时也指向主体的内部,表现为自我惩罚、自残和自杀等。个体所表现的攻击行为都是这种死本能不同程度、不同形式、不同场合的体现。
  (2)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基本的攻击性本能,这种攻击本能是进化的结果。人类的这种攻击本能来自于祖先。在远古时候,人们只有通过搏斗才能保护领地,争夺到食源,维护等级秩序等,那时的攻击性本能具有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所以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3)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把攻击性行为看做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而习得的,认为攻击性行为得以习得和保存有下面几个原因:一是它具有工具性作用,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二是它得到了社会的强化;三是它是自我保护的手段;四是来自攻击者的自我强化。社会学习理论还认为,个体的内部状态也能促进攻击行为的发生,但它不是必要条件。因为攻击行为是习得的,并非天生的,所以它也可以得到矫正。
  (4)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强调了认知成分在攻击性行为中的作用,认为由于挫折等引起的攻击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是如何加工和解释有关社会线索的。由于儿童信息加工和解释的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在攻击行为上表现出了很大的个人差异。那些具有较多攻击行为的儿童更多的是将有关的信息解释为“别人对我不尊重,对我怀有敌意”,因而表现出对对方的敌意行为,进而表现出一些报复行为。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