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青年初期个性的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学习->第八章->第三节


  3.自我评价的成熟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它是自我认识中最重要的指标。个体自我评价的能力到高中阶段才渐趋成熟,自我评价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判定。
  (1)评价的独立性。儿童开始进行自我评价时是以成人对他们的评价为依据,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青年阶段的自我评价具有明显的独立倾向,自我评价开始摆脱对成人、权威的依赖,表现出某种反叛的对抗和主观上的偏执性。在评价的标准方面表现出更重视同龄人的意见而忽视成人的意见。
  (2)评价的概括性。儿童时期自我评价主要集中于外部行为,表现出注重行为结果,而不能从内部动机来评价,且评价具有直观、具体的性质。例如,在评价自己是否达到好学生标准时,小学生常用“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做作业,听老师的话,不骂人,不打架”等描述来进行评价。进入青年期后,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迅速提高,社会化进程加速,使得自我评价由具体向概括化、抽象化发展,这时中学生在评价好学生时常用较概括的评语,如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团结友爱,谦虚,自信等。
  (3)评价的广泛性。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内容更加广泛,由外到内发展。青年初期个体对自己的身体、衣着非常关注,成为自我评价的焦点。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逐渐把评价的重心转向内心世界,开始注意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人格品质、社会活动、社会名誉和社会关系的评价。
  (4)评价的稳定性。儿童的自我评价时常因外部情境和事件而改变,缺乏稳定性。进入青少年期后,开始阶段的自我评价仍常因具体的情境有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的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成熟,自我评价逐渐趋于稳定。研究者用同样的问卷对个体先后相隔一周实施两次测验,得到两次结果的相关数。相关数越高,表明稳定性越好,这时的自我评价已不像童年期时是由别人的态度和反应折射到自身而产生的,缺乏内在性,而是来自于主体自身的分析和判断。青年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表现为他们不仅能分析自己一时的思想矛盾和心理状态,能认识到自己个别的心理特点,还能经常对自己整个的心理面貌进行估量,能对自己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有一个大致的把握。青年进行自我评价不是由于外力的推动,而是由于自我教育的需要,出于实现自我的愿望。
  总之,青年初期的学生能独立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动机、行为和表现,其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