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录]
[教学目标]
[学习引导]
[知识体系结构图]
[练习、作业与思考题]
[学习资源]
|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的轨迹与启示
[返回章节目录]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1-2-2-1)
赞科夫(1901-1977)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论指导,进行了有关“教学与发展”关系的实验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教学新体系。
赞科夫教学新体系是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课程确立为两个水平,第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是潜在的发展水平,是那些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处在成熟的过程中,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智力任务,但在老师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努力才能完成智力任务。在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为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还认为教学要创造最近发展区,将最近发展区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赞科夫根据这一理论提出“教学要走在发展前头,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以尽可能大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一般发展即指教学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等。在教学中,应着重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赞科夫在批判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第一,高难度进行教学。高难度进行教学是指使学生的思维区克服障碍,发动精神力量。难度要限于“最近发展区”,并不是越难越好。第二,高速度进行教学。学生掌握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就要向前进,不断地教给他们新知识,以广度求深度,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第三,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他批判过去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感性认识,认为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但这不是反对儿童的直接观察。第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赞科夫认为新教学体系要求学生注意学习过程本身,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即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第五,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赞科夫亲自主持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方法论值得我们学习。他把“发展”的概念引入教学,主张教学论的研究要与心理学相结合,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研究中,他忽视社会因素,有些概念如“一般发展”“高难度”“高速度”等含混不清,容易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