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中国诗歌会的主张和大众化诗歌创作。
中国诗歌会在诗歌内容方面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的主张,提出要着重描写大众生活:一方面是大众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屠杀;另一方面是大众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抗和斗争,在这矛盾中创造新的伟大的世纪。在形式方面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主张采用大众化的旧形式,采用歌谣等形式,强调“要使人听得懂,最好能够歌唱”。这是自觉地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采取同一步调,自觉地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中国诗歌会成员众多,创作丰饶,对文学大众化作了有益尝试。他们的大众化主要是通俗化,不足的是表现方法单一,诗歌明白如话,一览无余,诗味不足。
|
简答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
抗战文学思潮是抗日战争时期席卷文坛的文学思潮,顾名思义,主要特征是文学为抗战。如《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中所说:文艺家要“团结起来,像前线战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粉碎寇敌,争取胜利。民族的命运,也将是文艺的命运”。这是具有爱国思想的全国极大多数作家的共识。抗战文学思潮还有两个重要特点。①现实主义在抗战文学思潮中处于主潮地位。这时期,作家对现实主义如何适应抗战现实,发表了许多意见,提出了许多现实主义口号,并展开过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的讨论。“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为克服抗战文学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而提出的,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创作方面,由抗战开始时的战争粮漫主义进人现实主义深化时期,产生了一批现实主义杰作。诗歌方面则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在抗战文学思潮中,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仍有存在,但处于较弱的地位,抗战后期的国统区出现了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九叶诗。②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抗战初期产生了许多利用旧形式宣传抗战的小型通俗作品,并由此展开了“利用旧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讨论;抗战中期发生了规模很大的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
|
简答1917年至1920年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
1917年至1920年文学革命经理论的倡导,在创作上显示出初步成绩。①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小说的发表,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叶绍钧、罗家伦、汪敬熙、杨振声、陈衡哲等也发表了一批具有时代气息的白话小说。②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出版;郭沫若、刘半农、俞乎伯、沈尹默、康白情等也发表了一批白话新诗;尤其是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天狗》等《女神》集中的主要诗篇都发表于这时期,以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③白话文运动取得胜利,各种新旧报刊相继采用白话文。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
|
简答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易卜生主义》、《谈新诗》的主要内容。
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要以白话为“国语”,“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谈新诗》主张打破旧诗格·律的“诗体的大解放”。《易卜生主义》介绍和宣传了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思想和个性主义。
|
简答周作人的《平民文学》的主要内容。
周作人的《平民文学》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强调应以普遍的真挚的文体,写普遍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应着眼于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人生的艺术派的主张。
|
简答林纾的《致蔡鹤卿书》与影射小说《荆生》的主要内容。
林纾是五四时期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封建复古派代表人物。1919年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大本营北京大学(《新青年》编委陈独秀等等当时都是北大教员,新潮社成员当时主要是北大学生,蔡鹤卿即蔡元培,时任北大校长)“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话为文字”。又发表影射小说《荆生》,假托伟丈夫荆生以武力痛击田其美、金心异、狄莫(影射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三人,暗示北洋政府头子出来当荆生。
|
简答文学革命的偏颇。
文学革命的偏颇主要是对古代文学否定过多,如对律诗、骈文、{水浒传}、《西游记》、《西厢记》等等的否定。其次是对外国文学缺乏分析多加肯定。
|
简答1921年至1927年文学革命深入的主要表现。
1921年至1927年文学革命深入的主要表现是:①新文学社团和新文学刊物的涌现,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等新文学社团全国“不下一百余”,促进了新文学理论建设和创作发展,锻练了大批新文学作者,产生了新文学第一代“五四”作家。②形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主潮及各种流派自由创造、百花争艳的局面。
|
简答《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国统区的影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国统区的影响:——是《讲话》精神在国统区的宣传介绍;二是国统区文艺运动汇人人民民主运动的洪流;三是暴露国统区黑暗的作品和讽刺作品大量涌现。
|
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中对辛女革命的描写,主要在《阿Q正传》的后半部,是侧面描写,写辛亥革命在未庄和县城的影响。在未庄,一是阿Q受到影响要“革命”了,他的“革命”观中有不少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但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二是假洋鬼子成为未庄的革命风云人物,他还介绍赵太爷儿子参加了革命党,两人一起到尼姑庵去“革命”砸龙牌,顺手牵羊偷了庵里古董。在县城,清朝的知县老爷、把总还是原官,但官的名称改了,而且也参加了革命党。这些描写,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①对封建势力妥协,使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②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未能注意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民主革命若有此根本性缺点,革命必然是换汤不换药的革命。
|
|
简析《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
《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中国的脊梁”,如《理水》中的公而忘私、体察民情、艰苦实干的治水英雄大禹;《非攻》中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有勇有谋、制止楚国侵略战争的墨子。采自神话传说的《补天》、《奔月》、《铸剑》中的人物:炼石补天的女娲,射日英雄后羿,复仇英雄眉间尺、宴之敖,大体上也属于这一类。第二种是讽刺性人物,如《出关》中的老子,《起死》中的庄子等,讽刺了老子的无为哲学结果是一无所为,讽刺了庄子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无是非观。第三种是性格复杂的人物,如《采薇》中的伯夷、叔齐,他们既有正直尚义的优点,又有迂腐不合时宜的弱点。这些古人形象刻画得性格鲜明,可以说是写活了古人。这些古人形象具有现实意义:赞颂历史上“中国有脊梁”,寄寓着对当代的“中国的脊梁’’的崇敬之情;讽刺古人,是有着刨当代坏种的祖坟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