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夫烈士像
|
一、殷夫(1909-1931)的诗歌创作
殷夫,本名徐伯庭(一说徐祖华),笔名殷夫、白莽、徐白等,浙江象山人,诗人、革命家,在他短暂的革命青春中曾经三次被捕,是"左联"五烈士之一。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牺牲时年仅21岁。
1、殷夫的早期抒情诗构思新颖、音韵和谐、在孤寂中蕴藏着浓烈的感情,显示出了较高的才华,但由于是处于革命转变时期的知识分子的个人抒情,所以艺术上比较婉约纤丽,大都是歌颂爱情和自然的,如:我的爱是一朵玫瑰,五月的蓓蕾开放于自然的胸怀。(《呵,我爱的》),这时候的殷夫对于人民革命的时代主潮是既向往又隔离的。
2、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殷夫的诗作越来越表现出堂堂正正的无产阶级气魄,把"红色抒情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艺术高峰。风格也越来越粗犷激越、语言趋于质朴自然。代表作有《血字》、《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和著名的《别了,哥哥!》 |
《别了,哥哥》是一首纪实诗作,写于1929年"四·一二"政变两周年之际,他哥哥徐培根是国民党高级军官,长兄若父,对殷夫从小爱怜、抚养、保护,"四一二"事变殷夫被捕,由他保释出狱。殷夫如听从哥哥"教导",就可以"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但是殷夫"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虽然明知这前途"有的是黑的死,和白的骨",但殷夫"决心要踏上前去"。这种革命献身精神感人至深。他的诗篇抒发的不仅是个人的心声,也是革命大众、觉醒的中华民族的战斗之音。
别了,哥哥,别了,/此后各走前途,/再见的机会是在,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当他和出身的阶级告别后,投身于革命洪流,自己也成为大众的一个时,就感到了个人融合在无产阶级集体中的喜悦和幸福。这在他的代表作《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里有着十分真切动人的描写。
《血字》一诗是为纪念"五卅"四周年而作,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把"五卅"描绘成满身鲜血、刚强挺立的中华民族巨人的形象:"'五卅'哟!/立起来,在南京路走!/把你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把你刚强的姿态投射到黄浦江口,/把你洪钟般的预言震动宇宙!"气魄宏伟,气势磅礴,形象地表现了"五卅"及其伟大意义。
艺术特点:殷夫的诗,以壮为诗魂,多用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以英雄主义的调子,急骤的旋律和钢铁般的语言,呈现出刚健雄浑的诗风。
左翼诗歌由于突出斗争意识,所以容易被先入为主地想象为缺乏艺术性,殷夫的诗毫无疑问具有粗豪的革命气质,但是同时也十分注意剪裁意象、锤炼语言,兼有象征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艺术风格。
对此,鲁迅在给殷夫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序中赞赏殷夫的诗:"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其实殷夫的成就已经超出了鲁迅的评价,他的诗作宏伟而不虚泛,先锋却不
造作,既具有都市气息的明快节奏,又保持了平民色彩的淳朴清新,这些都给以后的左翼诗歌留下了值得认真回味的启迪。 二、中国诗歌会蒲风等人的诗歌创作
殷夫牺牲后,代表左翼诗歌发展方向的是左联领导下的中国诗歌会。
中国诗歌会:是在左联直接领导下的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革命诗歌社团。1932
年9月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卢森堡、蒲风等人发起,并在1933 年3月,正式出版了机关刊物《新诗歌》(1934年12月停刊)。该会以"推进新诗歌运动,致力中国民族解放,保障诗歌权利"为宗旨,在左联理论纲领的领导下,针对"新月派""现代派"诗歌的倾向,提倡"大众歌调",坚持现实主义方向,探索诗歌大众化途径的主张。1937年4月宣告解体。
1、创作纲领:中国诗歌会诗人一开始就要求诗歌能够自觉地表现大时代的阶级斗争,其创作纲领主要体现在穆木天执笔写的《新诗歌发刊词》中:我们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我们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
所谓"捉住现实",就是举现实主义诗歌的大旗,号召一切革命诗人正视现实,投入火热的斗争,写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统治、压迫、剥削的作品。
|
诗人蒲风像
|
所谓"大众歌调",就是提倡诗歌大众化,使诗歌全面推进了诗歌的大众化,他们出版了"歌谣专号""创作专号"进行了广泛的试验。深入到群众中去。
这里所显示的诗歌观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诗人站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立场上去,把握和反映现实,也就是实现诗的意识形态化,二是要求诗和诗人的大众化。中国诗歌会的诗学主张,反映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但是因为他们过于强调了语言的通俗和描述生活,所以造成了不少诗作的苍白浅露。1937年4月,为了扩大组织、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由全国9个诗歌团体、70多位诗人发起组织了中国诗人协会,中国诗歌会同仁大多参加了这一组织,诗歌会遂告解体。
2、成就:(1)对现实题材的深入开掘(分前后两期)。
他们前期以表现工农群众的苦难生活为主,代表作有蒲风的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杨骚的《乡曲》,后期则大力倡导国防诗歌,宣传抗日救亡,1935年冬,当国防诗歌被当作国防文学的一部分提出来的时候,中国诗歌会的同仁们便热心地投身到救亡运动中去,并在稍后出版了"国防诗歌丛书",代表作主要有柳倩的《震撼大地的一月间》、穆木天的《守堤者》、《在喀拉巴岭上》、任钧《战歌》、蒲风《我迎着狂风和暴雨》、杨骚《福建三唱》等。
(2)形式上,全面推进于诗歌的大众化。
他们出版了"歌谣专号""创作专号"进行了广泛的试验。有意加强了叙事诗的创作,并进行了"大众合唱诗"、新诗朗诵运动等多方面的尝试,在实践诗歌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茅盾对此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3)在理论上,捍卫了五四所开创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批判了"新月派""现代派"等唯美主义诗风。
本时期中国诗歌会的创作直接承续了上一时期蒋光慈等早期无产阶级诗歌的传统,又是本时期所产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部分。而中国诗歌会的前驱诗人殷夫,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和诗歌,并由此显示了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一个基本特点: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中国新诗尽管从早期白话诗开始,就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但与革命政党、政治的这种思想和组织领导上的密切联系,则是由此为开端的,其影响十分深远。
3、蒲风(1911-1942)
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了大量体现他们的诗学追求的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王亚平、柳倩等,而以蒲风成就最为突出。
蒲风,原名黄日华,广东梅县人,是中国诗歌会的重要发起人之一和代表诗人。他的诗继承了郭沫若的狂热、蒋光慈的激昂和殷夫的勇猛,并把这些用更加通俗化的语言加以呈现,风格刚健质朴。代表作主要有诗集《茫茫夜》《钢铁的歌唱》《抗战三部曲》以及优秀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
蒲风诗歌的表现主题主要有两个:
① 面临崩溃的动乱的农村《茫茫夜》
②中国人民反帝的激烈情绪。《我迎着狂风和暴雨》
《茫茫夜》,用澎湃如潮的激情,自由的形式,音韵自然的诗句,描绘了被压迫被剥削农民的痛苦和他们的斗争情绪,以及时代变动后的农村新的姿态,体现了诗人所提倡的"新现实主义"的追求。这首诗被蒲风自称为"农村三部曲",写的是一个出身贫苦,但反抗意识尚未觉醒的母亲,对投奔"穷人军"的儿子的呼唤和思念,采用了戏剧化手法,写出了中国农村的"暗夜风声"和"晓鸡啼音",全诗的调子从委婉凄恻最后转为雄浑激越,象征了广大贫苦农民反抗意识觉醒的过程。
《我迎着狂风和暴雨》,则发出了抗日救国的怒吼声:我不问被残杀了多少东北同胞,/我要问热血的中国男儿还有多少。
中国诗歌会在北平、广州、青岛、厦门及日本东京等地都设有分会,作为一 种大规模的创作趋向,中国诗歌会对于抗战之后诗歌大众化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先驱的作用。左翼诗歌至此不但初步完成了从先锋到大众的过渡,而且以它的坚定不屈的姿态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艺术局限是:没有能摆脱早期革命诗歌的抽象呐喊和战叫的毛病,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把握,空洞、呆板,缺少强烈的、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