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三个十年戏剧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二十九章 40年代的戏剧

    第一节"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第二节 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

 

  第一节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一、

抗战初期:街头剧、茶馆剧等短剧的风行

     抗战初期的戏剧总动员和全民总动员,使中国现代话剧从"舞台"到"观众"、"演员"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现代大都市的"剧场"走向了街头、村镇、以至战地的广场,从"剧场戏剧"走向了"广场戏剧"。这不仅是演出舞台的变化,同时还意味着戏剧观念、艺术表现、写作方式、演出形式等一系列的变化。最能显示广场戏剧特色的是它的演出形式。为了适应战争环境和流动演出的需要,抗战初期的演剧队创造了很多小型化、通俗化的演出形式,如街头剧、广场剧、游行剧、活报剧、谐剧、灯剧、朗诵剧等,它们大都情节单纯、人物不多、短小活泼、易编易演,具有很强的宣传鼓动作用,从而在抗战初期形成了短剧风行一时的局面。

     "

街头剧"是当时最为流行和受欢迎的短剧,它采用极为灵活的表演方式,不受场地的限制,让扮演群众的演员夹杂在观众之中,以观众的身份进行表演,既能控制观众的情绪,又能使戏剧效果更加的逼真。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战时期出版、发行的1200余部剧作中,街头剧就有近百部。其中"好一记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三个街头剧的合称)等几乎演遍了大江南北。

    "

茶馆剧"是根据西南地区普通老百姓有到茶馆喝茶的习惯,让演员扮作茶客,分别入座,造成故事,引起其它茶客的注意,并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游行剧是采取化妆游行进行宣传的戏剧形式。
    以上各种短剧的形式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打破了舞台和观众之间的墙,使观众参与到戏剧中来,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观众和观众之间,都产生了心灵的感应和情感的交流。这正是戏剧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宣泄功能的统一。

    

二、 敌后根据地:从新秧歌剧到新歌剧

    在民主根据地,戏剧是最早出现的文艺部门,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是从戏剧开始发展起来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毛泽东《讲话》的发表,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观念的指引下,戏剧创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秧歌剧、新歌剧、戏曲改革、话剧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成绩。

    

(一)新秧歌剧

    1943年春节,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的中心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组织了以宣传拥政爱民、拥军优属为中心的秧歌队,走上了街头和广场:由此掀起了"广场戏剧"的第二个高潮。
    延安的戏剧舞台是以演出中外名剧开始的,后来在党的"话剧民族化"方针的指引下,文艺工作者把眼光投向了民间文艺,选中了秧歌这一种北方农村常见的娱乐形式。从1943年春节到1944年春节,仅延安地区,演出的新秧歌剧就有300多个,其中,

《兄妹开荒》(鲁艺文工团演出,王大化、李波、路由等人创作)的成功演出博得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热情肯定。这些新秧歌去掉了传统秧歌中的丑角和低级色情的动作,吸收了话剧、歌剧的一些表现手法、内容以表现解放区火热的现实生活为主,带有浓郁的喜剧色彩,有一股清新活泼刚健的民间文艺气息。这一时期出现的其它优秀新秧歌剧还有《夫妻识字》(马可)、《牛永贵挂彩》(周而复、苏一平)《小放牛》(尚之光、王世俊)等。

    (二)新歌剧

     在群众性秧歌剧大规模创作和演出的基础上,出现了"新歌剧"的创造试验。新歌剧是既区别于中国古典戏曲,又区别于西洋歌剧,是在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各种营养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为一体的音乐戏剧形式。先后产生了《白毛女》(

贺敬之、丁毅执笔)、《赤叶河》(

阮章竞)、

《刘胡兰》(魏风等)、《王秀鸾》(傅铎)等代表剧作,而《白毛女》更成为现代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新歌剧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乡土情调,是解放区40年代戏剧运动的最重要的成果,并且和国统区的历史剧创作、讽刺喜剧创作一起,成为四十年代戏剧创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戏曲改革

    民主根据地文学在戏曲改革方面也取得了进步。新编京剧

《逼上梁山》(杨绍萱、齐燕铭执笔)被毛泽东称为"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新京剧《三打祝家庄》(李纶、任桂林、魏晨旭)、秦腔剧《血泪仇》(马健翔)等,也比较成功。

    

(四)话剧

    与秧歌剧的红火场面和新歌剧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相比,话剧在解放区并没有获得大的发展。对话剧认识的偏颇,致使解放区话剧排斥了对中外话剧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在解放区话剧创作中较为优秀的有独幕剧《把眼光放远点》(胡丹沸执笔)、四幕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姚仲明、陈波儿)、三幕话剧《抓壮丁》(吴雪等)、《李国瑞》(杜烽)、五幕剧《炮弹是怎样造成的》(陈其通)、《战斗里成长》(集体创作,胡可改编)等。这些剧体现了为工农兵服务的目的,使话剧由剧场走向了广场,在风格和乡土气息上有独到之处,但是艺术性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五)新歌剧《白毛女》



新歌剧《白毛女》剧照

    1945年春诞生的《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的第一块里程碑,它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等作曲。
    《白毛女》是根据"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创作的。这个故事来源于晋察冀边区,1945年,诗人邵子南从晋察冀前方返回延安,带回了这个传说的记录本。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吸引了鲁艺师生。为了向即将召开的中共"七大"献礼,鲁艺师生把它改编成了大型歌剧。
    剧本叙述的是贫农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年关逼债,被迫用女儿喜儿抵债,而后含恨自尽。喜儿在黄家惨遭蹂躏,逃进山洞里,在野山洞生活了三年,因为缺少盐和阳光,头发全变白了。八路军来了后她重见天日,报仇雪恨,从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可以看出,《白毛女》的创作是民间(农民)文化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五四新文化"以及革命文化三者的融合,因此,全剧不仅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形态性,完全纳入了歌颂新政权的时代主题,同时又坚持了"人的解放"的五四新文学的主题。另外,剧情上的大团圆结局以及善恶报应观念、喜儿和大春的爱情波折、人物性格上的单一性和脸谱性、在曲调上对民歌的借鉴、唱白结合的形式以及载歌载舞的秧歌剧特点,无一不在展现着民间艺术的魅力。正是在这一点上,农民们感到了熟悉而又新鲜的气息,剧作的演出得到了热烈的回应:每至精彩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每至悲哀处,台下总是一片唏嘘声,有人甚至从第一幕到第六幕,眼泪始终未干。


    

艺术特点

    《白毛女》创造了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新歌剧形式:

    首先,吸取了西洋歌剧擅长抒情的特点,设计了一些优美的、抒情唱段。如《北风吹》、《扎头绳》、《我们的喜儿哪儿去了》等,从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富有民族特色、但又经过了西洋音乐的改造的乐曲形式。
    其次,在歌剧的表演上,不受西洋歌剧只唱不说的束缚,而是借鉴了传统戏曲唱、念、白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歌剧表现形式。
    再次,剧情一波三折、曲折动人,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同时吸取了传统戏曲的写意手法。

    《白毛女》的这些艺术特色,是符合我们民族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欣赏习惯的。

    

三、40年代末:学潮中的广场活报剧

    在40年代末的中国,从1946年"反内战"大游行到1948年"反美扶日"大示威,全国性的学生运动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引人注目的是,学生运动总是伴之以丰富多采的文艺演出,主要采取的艺术形式有:群众歌曲、漫画、诗朗诵和活报剧。称为"活报"是强调这种戏剧形式的时事新闻性,即所谓的"活的新闻揉进写剧的技巧,给观众一个忠实的报道"。著名的有联系1948年4月6日北平各界的罢教罢课而写出的独幕剧《控诉》、联系1948年7月5日发生的军警枪杀东北流亡学生的血案写成的《大江流日夜》、联系1947年南京学生"五一五"游行现编现演的《"社会贤达"》等。广场戏剧的特点在40年代末学生运动中的活报剧演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