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三个十年戏剧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二十九章 40年代的戏剧

    第一节"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第二节 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

 

  第二节 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

 

    1938年,武汉失陷后,战争进入两地相持阶段,随着抗战长期化、日常化,话剧本身也在发生战略重点的转移:大批原来活跃在宣传阵地的话剧工作者又逐渐集中到重庆、成都、昆明等大后方据点与香港、上海等大中城市,话剧又开始成为都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中国的话剧运动再一次发生了向职业性、商业化的转变,广场戏剧向剧场戏剧的倾斜,出现了三股戏剧创作潮流。

    

一、历史剧创作的繁荣

    历史剧创作的兴起和繁荣是和抗日战争中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直接相联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全民族关注和探索的问题。围绕着这一个中心出现了"重新认识和研究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文化思潮,戏剧领域历史剧创作高潮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

    ②在国民党法西斯的统治下,剧作家失去了公开抨击时弊的自由,就只有采用历史题材,借古讽今,借古寓今,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历史剧创作强烈的现实政治功利性的特点。
    剧作家立足于现实政治生活,选取与今人气质相通的历史人物和与时事精神上相通的历史上的政治事件作为创作题材,现实政治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历史任务,成为了这一时期历史剧创作的总主题,而历史上战国时代六国联合抗秦的斗争、明末清初汉族人民反抗满族入侵的斗争、以及太平天国内部分裂的历史教训等引起了历史剧作者的强烈兴趣,从而形成了现代戏剧史上历史剧创作的高峰。

    

(一)郭沫若40年代的历史剧

    诗歌创作和历史剧创作,是郭沫若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贡献。无论是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郭沫若都是这一时期历史剧创作的主要代表。

    

1、创作概况

    早在1921年出版的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中,就出现了三个历史题材的诗剧《湘累》、《棠棣之花》、《孤竹君之二子》;20年代中期,在现代戏剧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他又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嫈》三个剧本),在历史人物的"骸骨"里吹进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借着古人来说自己的话,这属于他的早期历史剧;抗战时期,郭沫若经历了大革命从高潮到失败的惨变、渡过了流亡日本的十年时光、冒着生命的危险回国参战,动荡不安的大时代使他的思想更加趋于成熟,因此,从1941年底至1943年初,郭沫若又以更大的热情连续写下了六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在20年代创作的诗剧《棠棣之花》和史剧《聂嫈》的基础上整理、创作的)、《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高峰的到来。

    

2、 独特的美学追求

    ①主张"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40年代,郭沫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成熟的浪漫主义史剧观,明确地提出了"先欲制今而后借鉴于古"以及"据今推古"的理论。他认为:重要的不是外在的历史事实的真实,而是内在的历史精神的真实,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这样,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就是"失事求似":所谓"求似"就是历史精神的尽可能真实准确地得到表现;所谓"失事"就是在"求似"的前提下,和"和历史事实是尽可以有出入的"。如《屈原》里面的婵娟、卫士和《棠棣之花》里面的酒家女都是郭沫若"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的新的历史人物,而《虎符》中围绕如姬的一系列情节也都是他编造出来的。在《棠棣之花》里,他让剧中人说出了和现代出入不大的口语,让聂嫈唱出了五言诗、游女唱出了白话诗,甚至有意曲解主要历史人物的基本面貌,对《屈原》里面的张仪和《高渐离》里面的秦始皇进行了过分的诬蔑。为了追求历史和现实时代精神的真实表现而不惜改动具体的历史事实,这正是浪漫主义历史剧的一个突出特点。

    ②具有独到的悲剧观

    郭沫若认为,悲剧的价值不是单纯的使人悲,而是在具体的激发起人们把悲愤的情绪化为力量,以拥护"方生的成分"而抗斗"将死的成分",强调的是悲剧的目的性,即悲壮的抗争。郭沫若根据对战国时代历史的研究,认为战国时代整个是一个悲剧的时代,因为他们"努力打破奴隶制的束缚,想从那铁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但整个的努力的结果只是换成了另外一套的刑具(封建制的刑具)",而战国时代的悲剧精神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基于这种独特的悲剧观,郭沫若所有取材于战国时代的历史剧作(《虎符》、《棠棣之花》、《屈原》、《高渐离》)都是力求真实地反映这一历史悲剧精神,而精心设置了"方生的成分"和"将死的成分"的剧烈矛盾冲突,前者的力量薄弱,如悲剧主人公屈原、如姬、高渐离、聂政等,而后者却力量强大,如南后、张仪、秦始皇等,这样二者之间的冲突就构成了悲剧性的。前者都是时代所塑造出来的真正的"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美,他们自觉地意识到了"以仁义的力量来打破旧束缚"的历史要求,自觉地为争取人民的生存权利和民族的独立、进步、国家的统一而斗争,反对投降、分裂和倒退,但是他们都不能避免"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历史悲剧,因此,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悲壮性。显然,在这历史悲剧精神的表现里,是注入了郭沫若在他所生活的现实(抗日战争大后方)中所感受到的时代悲剧精神和时代所提出的反抗国民党法西斯专政的民主要求的。

    

3、 历史剧代表作《屈原》(1942.1)

    

创作背景

    《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同时也标志着现代文学史上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这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剧作,写于1942年1月,正是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皖南事变对郭沫若的刺激很大,于是,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作者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了屈原的时代里,用借古讽今的方法,抨击了国民党政权的黑暗统治。

    

思想主题

    全剧共分五幕六场,主要以宫廷内部对秦外交上的两种不同路线(连横与合纵)的斗争为主要矛盾线索。"连横"是秦国和"亲秦派"采取的战略,即分裂六国的统一战线,各个击破,以统一天下;"合纵"是六国之中有远见卓识的人所采取的战略,即联合六国的力量来抗击秦国,以粉碎秦国统一六国的野心。通过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决战,剧本着力塑造了热爱祖国和人民,不畏强暴,坚持斗争的古代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形象,愤怒地揭露和鞭挞了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丑类,影射和讽刺了反共卖国制造分裂的国民党反动派。

    

故事情节

    《屈原》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事迹,集中描写了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的爱国力量和以郑袖、靳尚为代表的投降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秦国使者张仪为了贯彻"连横"的主张,来见楚王,表示要"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请楚国与齐国绝交,屈原敏锐地识破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主联齐抗秦,楚怀王采取了屈原的主张,拒绝了张仪的建议。南后郑袖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极力笼络张仪,为此与上官大夫靳尚等人暗中勾结设下毒计,以"淫乱宫廷"的罪名来诬陷屈原,楚怀王信以为真,便罢免了屈原的官职,并同意与齐国绝交、同秦国联合。屈原不计个人安危,深深地为楚国人民的利益感到担忧,苦口婆心地劝谏楚怀王,却再次遭到南后的羞辱,他悲愤难遏,痛斥张仪,从而触怒楚怀王,被囚禁在了东皇太一庙。屈原的学生宋玉在危难之际背叛了自己的老师、投降了南后,屈原的女弟子婵娟却因为揭穿了南后勾结张仪的阴谋,并且痛骂了南后也被囚禁起来,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屈服。屈原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始终坚持斗争,在最黑暗的时刻,高吟《雷电颂》,呼唤风雷闪电,呼唤正义和真理,向黑暗发出了愤怒的诅咒,表明了自己坚定不移的斗争意志。"雷电颂"是气势磅礴、高亢激越的诗,是从屈原的胸中发出的反抗黑暗的战歌、追求光明的颂歌。在这里,郭沫若又回到了《女神》的时代。南后的父亲郑詹尹在南后的指使下,意图用毒酒毒死屈原,不巧此时婵娟在卫士的帮助下逃离了被囚禁的地方,来到了东皇太一庙,误饮毒酒而死。祭奠婵娟之后,屈原在卫士的邀请下,出走汉北而继续坚持斗争。

    

人物形象分析

    该剧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不同的人物形象,如屈原、婵娟、郑袖、宋玉等。屈原的形象由于寄托了作家的理想而更加鲜明、生动、满怀激情而感人至深。

    屈原是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的典型,具有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其性格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 具有崇高的品德。

    作者没有更多的描写屈原的悲痛、绝望,而是强调了他的斗争精神,赋予了其雷电般的性格,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剧本通过《橘颂》对橘树的赞美而表现了屈原所景仰的为人之道,即志趣坚定、心胸开阔、不随波逐流、不固步自封、光明磊落、不屈不挠、为真理而斗争到底等。橘树所具有的品格,实际上也正是屈原人格的自我写照。他不计较个人的委屈甚至安危,以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坚决捍卫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怒斥奸佞,据理力争。他对楚怀王陈明利害,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他对南后怒声呵斥"我是问心无愧,我是视死如归,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你陷害的不是我,是你自己,是我们的国王,是我们的楚国,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从而表现出了一个刚直不阿、立场坚定的爱国政治家的浩然正气。

    ② 在政治上,是一个有抱负、有才干、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屈原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政治上高瞻远瞩。在国内,他反对小人、奸臣掌权,主张进行政治改革,消除流弊,使国家富强起来;在外交上,他主张联齐抗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秦国的野心,保国安民,并为此而遭到了投降派的诬陷、排挤和打击。尽管如此,他却仍然坚持正义,并揭穿了南后、张仪等人的阴谋,表现出了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精神。

    ③ 具有为反抗黑暗、实现光明而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

    当屈原在政治上受到诬陷、人格上受到侮辱、精神上受到严重摧残的时候,他的悲愤达到了顶点。于是在最后一幕的《雷电颂》中,表现出了"愿为创造一个美好的光明的世界把自己的生命化作火炬燃烧的强烈意愿",这实际上就是表现出了他为真理而斗争,为祖国去献身的伟大情怀。蕴含在屈原身上的那种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是有高度的现实意义的,可以说,屈原就是为争取自由、反抗侵略、捍卫真理、而奋不顾身的中华民族的化身。对屈原性格的赞美,一方面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赞美,同时也是对国民党当局卖国投降行为的无情揭露和鞭挞。

    ④ 具有其特定的历史局限性。

    屈原这个人物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剧本中,作者有意识地注意到了史实的客观性,而将其固有的局限性表现了出来,如屈从王权、恪守封建忠义伦理的一面。

    婵娟是一个虚构的形象,是作者从屈原的辞赋中汲取营养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是屈原精神的捍卫者和继承者和道义美的化身。其性格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纯真、善良、正直、爱憎分明。婵娟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屈原的侍女和弟子。她对丑恶的现象、特别是南后非常反感,尊敬屈原,而唾弃宋玉、公子子兰等人的背叛行为。
    二是具有坚贞不屈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主要表现在当面斥责南后、将南后比喻成"吃太阳的天狗"、将屈原比喻为是太阳,误饮毒酒后,认为能代替屈原而死是其莫大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