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部分 >> 第三个十年文艺论争与文艺思潮 [回首页][当代部分]

第二十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运动

    第一节 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二节 国统区抗战文艺的演变
    第三节 解放区文艺思潮
    第四节 上海孤岛和沦陷区文艺思潮
    第五节 40年代的文艺论争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概述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倾向,内容很多,又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理论问题,有较大的难度。一方面要有知识性的了解,包括对文学发展历史现象的宏观的认识;另方面也要注意讨论一些重要而又有争议的理论性问题。第一节介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三、四、五节介绍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发展状况,注意其"分割并存"状态,除了掌握四种不同区域文学的异同概貌,也要了解本时期不同阶段文学主潮的变化。因为《讲话》影响巨大,应作为重点来学习探讨。第六节介绍本时期的文学思潮与论争。其中应对胡风的理论有较多的关注,并放到文艺思潮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去评价。

    [知识点]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章下乡 文章入伍、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国统区文学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毛泽东的《讲话》;"民族形式"论争、对王实味的批判、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主观战斗精神说、精神奴役创伤说。

    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年连绵的战争使中国处于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形成了不同于二三十年代的另一种文学景观。这12年的文学(又称40年代的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战争救亡发生了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争直接影响了作家的写作心理、姿态、方式以及题材、风格,即使是那些远离战争现实的创作,也不自觉地打上了战时的烙印。
    2、文学发展的时段性很清晰,这主要是因为战争局势的发展变化,影响了不同时段的时代审美倾向。
    3、不同政治区域的文学分割并存。战时形成的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发展和风貌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不同的政治区域有着不同的风貌。主要分为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上海孤岛文学和沦陷区文学。而国统区在全国所占的面积最大,拥有的作家也最多,文学思潮和创作都比较活跃,所以比起其他区域文学来,更能代表40年代文学的主潮,但是在不同的战争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基调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