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复习课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复习课有新学年开始的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和小学毕业前的总复习等几种类型。 复习课不同于练习课,复习课虽然要继续训练解题的技能技巧,但其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稳定、清晰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为以后学习新概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复习课的一般结构是:归纳整理、重点讲述、总结、布置作业。 (一)归纳整理:复习课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各部分知识分别进行归纳整理。整理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摸索规律,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规律。 (二)重点复习:重点复习的内容应由课前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来确定。教师通过前段课的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工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哪些已经牢固掌握了,哪些还不懂或懂得还不深不透,哪些方法还不熟练以及哪些东西还需要补充等。然后,根据这些情况归纳出几个主要的、基本的问题,在复习课上引导学生重点复习,以便查漏补缺、解决疑难,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方法的掌握。 (三)总结:复习课的总结应该以更全面、概括的方法,把几部分知识前后串联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揭示知识间联系的同时,指出在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作业的布置:复习课的作业比一般新授课的作业应该更带有综合性。 下面以北京市特级教师纪晓村老师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一节口算复习课为例,对复习课的基本环节作以介绍: 这节复习课,纪老师先引导学生把“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这两部分知识分别进行了归纳整理。学生根据例题口述了算理,老师分别板书了每道题的两步运算过程。再通过对比,学生明确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时出现了“个位数的和不满十及个位数的和满十”的两种情况,“两位数减一位数” 口算时出现了“个位数够减和个位数不够减”的两种情况。接着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找到了很快算出“和”与“差”的窍门,以及运用这种窍门的根据。 在把每一部分知识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总结。即不管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口算时都要注意三点:(1)看清符号,也就是看清是加号还是减号;(2)判断:如果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就看个位的和是否满十,如果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就看个位是否够减。(3)口算每道题都是分两步想,同时要注意看清位数,只有相同位数上的数才能相加或相减。这样就把两部分各自孤立的知识变为一个知识系统了。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每道口算题的两步过程和过去学的旧知识有什么联系,使他们看出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时,每道题都离不开20以内的加减法。只有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加减,才能保证百以内的加减计算的准确性。 通过这节复习课,教师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