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心理健康

 

第二节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

    许多研究者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考察,结果虽然表明多数多数学生的心理的发展是健康的,但问题也是存在的。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大约在10%--15%上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大约10%--15%的学龄儿童有程度不等的学习功能障碍。二是情绪方面的问题,比较明显的情绪失调儿童约占学生总数的10%--15%。三是社会适应的问题,具有较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的儿童约在10%左右。四是行为问题,各种行为问题的检出率约在10%--20%,其中城市高于农村,男生多于女生,小学三年级时行为问题表现得最突出。

    另一方面,研究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也表明,大约10%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约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二是个人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三是社会适应行为方面的问题;四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其表现有以下问题:学校恐惧、学习障碍厌学、考试焦虑、咬手指、偏食厌食、睡眠障碍、口吃、多动、违纪行为、性教育问题、独生子女问题以及家庭子女问题等。这当中有些是小学生特有的,有些是中学生特有的,有些则是中小学生共有的。了解这些问题,预防矫治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

  (一)、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这方面的问题年级越高情况越严重,但现在也出现了向低年龄、低年级发展的趋势,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反面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至于高中的学生,很多人最担心的就是一旦考不上大学如何向父母交待。因此一些平时学习尚可的学生,一上考场就思前想后,导致发挥失常。可以说与学习、升学相关的焦虑体验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生时代,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持续不良影响。中小学生中的厌学情绪、考试焦虑和逃学、出走等现象,以及自我意识中的自卑情绪,都与此有密切关系。

    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当然也与父母的过高期待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如果家庭能够给他们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心理支持,情况会好得多。这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指导,特别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一些学校面向家长开设青少年学生心理讲座,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包括方法、技巧等,帮助他们适应各个时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能容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而临很大的问题。一方面,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知识和修养,另一方面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又特别渴望和依赖同龄人的友谊和交往,他们需要从友谊中去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与归属,来填补青春期之后,与父母、长辈疏离而造成的情感真空。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于是一些人更加封闭自己,变得越发孤僻,一些人无原则苦涩。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都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中小学生中因为人际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怖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因此加强对他们的人际关系的指导也就十分必要。

  (三)、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中小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之后,更加突出,使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燥。一方面,他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因为除了在物质生活、知识的获得等方面,他们离不开父母和老师之外,在意识深处,他们实际上对父母、老师也有着很强的依恋心理,父母、老师的态度和言行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自我评价和信心。他们太需要从父母、老师那里获得最基本的心理支持了。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除了在物质上关心他们,从学习上要求他们之外,却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理解他们的苦衷,甚至简单地认为我供你吃、穿,你就应该学得如何如何,因而使他们感到自己虽然在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但在精神生活上却如同乞儿。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因与父母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

    与父母、师长的对立还导致中小学生遇到问题时,求助无门,只有自己默默地忍受,加重了心理负荷,也增加了心理问题发生的机率。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指导家长和老师多给学生一些理解;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地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恰当的指导,从而有效地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机率。

  (四)、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引起的困惑与不安心理

    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之后,少男少女的“第二性征”出现,随着“暴风骤雨”般的生理剧变,带来一系列心理的困惑与不安,使一些学生陷入苦恼与迷惘之中。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时期学生要经历一些与青春期发育有关的重要事件。比如男生的“遗精”和女生的“月经初潮”。他们往往因缺乏思想准备而表现出紧张、慌乱、不知所措的情绪,心理冲突比较明显。再比如这个时期开始从对异性的疏远到渴望接近,开始有了性的朦胧的冲动等等,这都可能使他们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缓解。另外,由于性意识的萌芽而出现的早恋现象,在中学生中也十分普遍,但由于其思想尚不成熟,早恋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冲击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性知识的缺乏还很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

    性成熟带来的性紧张和性压力也是中学生烦燥不安情绪产生和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常常伴有莫名的烦燥,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降低,原因即在此。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性知识,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手淫等各种行为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失眠、健忘等症状,严重影响学习和进步。因此,加强青春期的教育和指导,也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个性发展不完善导致的心理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个性发展普遍存在问题,比如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情感淡薄等等。这些问题使他们很难独立地面对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许多孩子学习中遇到难题就绕着走,考试没考好就只会哭或者茶饭不思,郁郁寡欢,不关心别人,不愿意为集体和他人做点事,一点小事就纠缠不休,不能容人,因为一点小的挫折就出走寻死等等。可以说个性发展中的这些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自然基础和内在原因。无论是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还是人际关系、与家长老师的沟通及至于青春期困惑,只有加上了他们个性中的缺陷,问题才能越发呈得严重和突出。如果他们的心理素质能好一些,情况也就不至于如此严重。因此,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他们个性的完善发展,就成为改善中小学学生心理状况的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

    中小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我们目前家庭教育的偏差和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因此,改进工作也应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入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加强指导之外,还承担着探索和研究提高中小学心理素质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工作方式和途径等重要任务。只有使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真正实现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

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健康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认识这些因素是我们预防和矫正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依据。

  (一)、生物遗传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体型、气质、神经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心理卫生学,特别是临床精神病学在遗传因素、性格与体质、性别与发病年龄和器质性因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性研究。遗传因素与人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问题较为复杂。一些研究统计资料表明,遗传因素在某些精神疾病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如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1196精神分裂症54576个亲属作了调查,发现956例患精神病,患病率达 17.5%,较当地一般居民患病率高6倍多。有资料表明,父母双方都为精神分裂症的子女发病率为35~68%,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愈高。Kringlen (1967)报告,2500对孪生子中单卵孪生子同病率为31%;双卵孪生子同病率为4.8%Bertetson(1937)报告单卵孪生子患躁狂抑郁症同病率为58.3%,双卵孪生子同病率为17.5%。国内外遗传生物学因素的研究,可以看出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疾病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应指出,遗传性是先天的既得性和后天获得性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因此绝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影响。

    其次是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病菌、病毒通过损害神经系统组织结构而导致出现心理障碍,他可以阻抑处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造成儿童智力迟滞和痴呆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细菌、病毒、螺旋体及其它感染所引起的高热,维生素缺乏、血管病变等均可影响脑功能或器官性病变,从而出现各种精神症状。

    再次是大脑的外伤和化学物质所造成的影响。脑震荡、脑挫伤等可导致心理障碍,如意识障碍、言语障碍和人格改变;有害的有机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内,可以毒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轻度障碍。体外毒性物质如镇静药、催眠药,毒品,有机磷等农药及工业废气侵入体内,均可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意识和精神障碍。颅脑损伤如脑震荡、脑挫创伤、颅内血肿等,也常引起或伴发一些精神症状。

    此外,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和生理机能障碍也可以成为障碍与精神失常的原因。某些躯体疾病,如肝性脑病,肾性脑病,甲状腺、肾上腺等机能障碍,糖尿病,白血病等疾病都伴发一些精神症状。

  (二)、社会环境因素

        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问题

    调查表明,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婴儿,其心理发展将受到阻碍,并且其潜能的发展会受到抑制。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给子女所提供的教养、教育条件,父母亲的教育思想,教养、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心理气氛等等均会影响个体,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及水平。发展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在家庭中实施的早期教育及个体获得的早期经验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允忽视的。

    如果儿童能够在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其预计以后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儿童在早期不能建立一种亲密关系,或者早期与父母分离,都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如充满爱,能给予信任、鼓励和支持则容易使个体在与人初次接触时产生信任感、安全感。而这种情感的产生有助于个体与人的顺利交往。相反,缺乏父母的疼爱、关怀与照顾,信任、鼓励与支持,不仅会在儿童智力发育方面造成 一些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还会使儿童产生孤独、无助的性格特征,甚至导致难于与人相处等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精神病学研究资料表明,一些神经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病人的父母与正常人的父母相比,表现出对子女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过度保护。亲子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不健全的双亲关系方面较为突出。生活在父母双亡或单亲死亡,父母离异,父母不和等家庭环境中的学生比生活在双亲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的学生在成长中可能会遇到更多麻烦,如较多出现对未来担心,被遗弃感,易激怒,孤独,悲伤等消极情绪与个性品质,还常常表现出对学习、社会生活不感兴趣等等。

    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将保证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如果儿童缺乏早期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就会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特别是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同时,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和过分干涉,也同样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以及自主性的发展,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对学生的家庭调查发现,父母亲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不同,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些父母对子女缺少爱心、理解、支持与关注,忽视对子女精神需要的满足及独立性。甚至把个人的设想强加给子女。父母的冷漠、忽视常常使子女产生无价值感、自卑感、不信任感与安全感,并在其以后与人交往中表现出紧张、彷徨、犹疑或者退却。一些父母对子女持有一种专制态度。专制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太多限制,过多的期望。专制的父母常常运用自己的权威,而无视子女的权利与自尊。这种专制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常常会造就顺从型的子女。而顺从型子女有的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被动、自卑,独立性差、过分小心、谨慎等消极的性格品质。有的追求个人的完善无缺以至超过自己的能力。追求过分完美的欲望常常成为自责、自罪等根源。有些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这种过度保护虽然子女体验到父母的关心、爱护,体验了安全感,但在父母“保护伞”的呵护下,子女自身能力的开放往往受到限制,其人格也不能健康发展。大量研究与调查表明,在民主的家庭教养态度与方式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善于与人相处并能取悦于人,其情绪、情感是健康的,个性发展也是较全面、正常的。

    研究表明,有些家庭属于“内向的家庭”。这种家庭成员在面临外部压力时,往往互相依赖,互相参与。这种家庭成员的个体容易缺乏与其他人的分化,容易采取投射的防御机制。在严重的应激情况下,这种家庭的成员容易产生神经症或防御性神经症。相反,“外向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彼此之间有隔阂,呈现出早期分离的倾向。这种家庭有助于儿童个体化倾向的形成。在健康的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均能使感情得到充分交流;彼此能体验到体贴和关心;相互之间能得到尊重、理解、帮助并接受各自的差异;家庭的经济生活有一定保障,家庭成员遵循一定的生活原则。这种健康的家庭即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气氛。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生活事件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既使是比较小的社会生活变动,如果他们连续发生,就会累积起来对个体的抵抗力产生明显的影响,因而也是很严重的。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而产生的其它问题也与各种各样的生理与心理障碍有着明显的关系。除生活事件的影响外,所处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也可以算作是生活事件的一部分,而这种变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将更加突出。例如,很多刚入学的学生由于前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在适应新的环境时容易出现困难。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允忽视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生活事件,如考试、升学、亲人亡故等会导致心理应激。虽然适度的心理应激不仅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维持人的正常功能活动,长期的,超过人的适应付能力的应激会对人的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如出现身体不适、虚弱等生理反应,造成人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加重或导致一些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生活条件、心理应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既与生活事件自身的性质、特点有关,也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个人经历、适应能力、情绪状态及个性倾向性有一定关系。只有被个体认为有意义的刺激物才能引起心理应激。对环境适应应付能力强的个体一般可较少受到心理应激的消极影响。研究表明,对学生来说,来自社会、家庭、教师的支持、帮助有助于帮助他稳定情绪、重新面对现实,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一个对生活事件具有经历、应对教训和经验的个体面对生活事件会有较明确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三)、个体心理因素

         1.心理冲突

    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的机会和选择不止一个,心理冲突的产生往往发生在需要选择的情景中,这种冲突情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心理冲突可以表现为个人同时存在着相互对立或排斥的动机冲突;也可表现为实行某种目标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法的取舍冲突;还可表现为一个人行为动机与内心标准的冲突。现实生活中人的基本心理冲突还可分为趋一趋冲突、避一避冲突和趋一避冲突三大类。许多学者,特别是心理动力学家们认为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健康的大敌。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面临选择。选择的作出往往是面临冲突的情境。学生同样会经常处于面临选择的冲突情境中,如学习方面学校的要求与个人的兴趣方面的冲突;自己理想的学习成绩与个人学习现状的冲突;个人的爱好、兴趣与学校、家长限制之间的冲突;多种活动兴趣之间的冲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冲突;等等。在正确的学校教育、成人的引导、帮助及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学生面对冲突情境一般能作出抉择。但有时可能是个人自身的局限性、年龄、体力、智力、技能,或是个人所选择的目标实现缺乏客观有利条件,或是为社会道德、法律、学校的规范所不允许等等,学生面对抉择困难时,常常处于心理冲突情境。心理冲突会使个体焦虑、失望,造成人心痛苦,甚至成为精神症问题的直接原因。

        2.特殊的人格特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类型特征,这在人与人之间是千差万别的。它对人体健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是在心理社会因素中造成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们总是以其人格特征来体验各种致病因素,并建立对紧张性刺激的反应形式,因为具有不同人格类型特征的人对各种致病因素的认知是不同的,对各种社会生活事件及心理冲突等的情绪反应也不同。属于外向型人格的人,虽然情绪反应较为强烈,但体验的深刻程度却不大,情绪持续的时间 也不太长,恢复心理平衡较容易。属于内向型的人格的人,情绪反应深刻而持久,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较长。临床资料表明,某些特殊人格常常成为某些神经症的发病基础。例如,具有谨小慎微、求完善、拘谨呆板、敏感多疑、责任心过重或苛求自己等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强迫性神经症。具有富有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激动,自我中心等人格特征的人易得癔病。

 四、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保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1、中小学生心理、身体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在迅速的发展和剧烈的变化,他们的身体、心理健全发展需要心理健康做基础。

        2、中小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层次的标准,其实质即是健全人格的标准。注意心理卫生,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中小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它有助于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3、中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

    作为社会的人,他们不仅需要有为社会作贡献的真才实学,更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不仅是健康的标志之一,也是社会对中小学生的要求。所以,家长、教师和心理医生应该关心中小学生社会性能力的培养、提高。

  (二)保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为使中小学生能够保持心理健康,促进其发展和完善,教师应该在三方面帮助学生:一是帮助他们正确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二是帮助他们掌握自我调整的技能;三是帮助他们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包括: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生观、世界观是人格结构的核心,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有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有适当的认识,采取适当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因此,人生观、世界观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关系到心理是否能够健康的发展。

        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

    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在不断提高,但他们还难以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个别中学生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对自己估计过高,另一种倾向是自我评价过低,这两种极端倾向均对自我发展不利。

        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小学时期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因此,中小学生应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通过人际交往,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增进沟通与理解,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4、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稳定的情绪

    处在发展中的学生,会常处于情绪不稳定状态下,既容易受外界影响,又容易感情用事,情绪大起大落。要保持心理健康,就要学会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5、帮助学生学习心理卫生的知识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的身体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出现,这是他们前所未有的变化。身体上的急速增长,使得一些学生感到困惑、情绪不佳或出现不良行为。因此,学习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变化加深了解,从而更好的适应变化。

         6、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时候,中小学生面对的问题可能是自我不易解决的,那么,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寻求帮助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求助心理咨询并不是因为有病,心理咨询是一种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