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学习的动机及其激发   

 

第二节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及有关研究

 

    一、外部强化

    20世纪50年代之前,关于动机问题的大量研究是和条件反射、诱因、强化等联系在一起的,主要集中在外来动机的研究上。一般认为外部强化是激发外来动机的必要条件。

   (一)强化及其类型强化

    强化是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强化在课堂里经常发生。当学生得到表扬、奖励或好的分数时,就会产生对学习行为的强化。

    强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也叫积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出现时所产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这时所呈现的刺激叫做强化物,它们通常是一些人们所喜爱的或有价值的刺激,当这些刺激伴随在某一行为之后出现时,就会使行为发生的频率或持续时间增加。例如,当一个学生正在写作文时,老师走过去对她说:“我很喜欢你的作文。你不但用词恰当、语法规范,而且描写的非常清晰。”如果该同学的作文因此而不断改进,那么教师的这一番话就起到了正强化的作用。老师对学生的表扬是课堂里是最常见的强化物。学生得到好的分数、鼓励的评价、墙报上的小红旗、五角星等都是增强学生学习的正强化物。对儿童来讲,食物、玩具、听故事、看动画片、做游戏等都可以做为正强化物。

    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消除或避免时所产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这一被消除或被避免的刺激叫负强化物。当这些刺激在某一行为之后,立即被除去时,就会使该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增加。例如,教师告诉学生们:“同学们,这周大家的家庭作业做得很好,交作业也很按时,因此,这个周末就不给你们布置家庭作业了,我们把它留到下周一再做。”该教师是想通过周末不留作业使学生在下一周更好地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负强化仍然是使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而不是减少。负强化常常适于在所期待的学生行为没有表现出来之前使用。例如,当学生在中午下课前开始说话时,教师说:“如果在下课铃响之前,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地坐好,我们就下课去吃午饭。否则的话,就得过一阵子再去吃午饭”。这时,学生们立刻安静地坐好,亦即表现出教师所期望的行为,当然他们也就避免了不能立即去吃午饭这一结果。显然,这也是运用负强化。

              表9—1 台湾地区男性儿童喜欢的各类强化物(节选前三位)

强化物类别

小学高年级(773人)

小学中年级(1104人)

小学低年级(743人)

幼儿园(761人)

消消耗性强化物

1 饮料

2 冰淇淋

3 果汁

1冰淇淋

2 饮料

3 汽水

1 冰淇淋

2 汽水

3 水果

1 冰淇淋

2 汽水

3 糖果

活活动性强化物

1 打球

2 看电影

3 游泳

1 打球

2 游泳

3 骑车

1 游泳

2 看电影

3 养小动物

1 看电视

2 找朋友玩

3 骑车

操弄性强化物

1电视游乐器

2

3 玩扑克牌

1 电视游乐器

2

3 玩扑克牌

1 电视游乐器

2 玩具

3

1 玩具

2 贴纸

3

拥有性强化物

1 电脑

2 手表

3

1 手表

2 电脑

3文具

1 手表

2

3故事书

1 文具

2 手表

3图书

社会性社会性强化物

口头鼓励

 

1 好聪明

2 不错

3 好孩子

1 好聪明

2 好孩子

3 好宝宝

1 好聪明

2 好孩子

3 好用功

 

身体接触

 

1 微笑

2 竖大拇指

3 点头

1 微笑

2 竖大拇指

3 点头

1 微笑

2 握手

3 竖大拇指

 

 

    (采自  林正文,1998

   (二)强化的依随性与普雷马克原理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1938)曾在特制的实验箱内研究了白鼠的学习。箱内装有一个杠杆,杠杆与传递食物的机械装置相联,只要杠杆一被压动,一颗食丸便滚进食盘。白鼠被放进箱内,自由活动,当它踏上杠杆时,有食丸放出,于是便吃食物。它一旦再按压杠杆,食丸又滚出,反复几次,白鼠就学会了按压杠杆来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斯金纳将这种条件反射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以区别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或应答性条件反射)。由操作性条件反射所构成的行为叫操作行为。操作行为的形成过程叫操作学习。斯金纳认为强化是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并进一步提出操作学习的基本规律即: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则这个操作的强度(反应发生的概率)就增加。在白鼠的学习实验里,食物是一种强化物,它总是伴随着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反应之后出现,并使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不断被增强。可见,强化总是伴随着反应之后而出现,强化与反应之间的这种依随关系被称之为强化的依随性

    与强化的依随性密切相关的一个现象由普雷马克(D·Premack1965)提出,叫做普雷马克原理,即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喜爱的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喜欢的活动。普雷马克原理也被叫做“奶奶的规则”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

    根据强化的依随性和普雷马克原理,当我们运用强化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时,要注意三点:

    第一,必须是先有行为,后有强化,这种前后关系不容颠倒。比如,小明从小就喜欢看电视,上学后依然如此。但家长有一项规定,必须做完功课,才可以看,若功课没有做完或做得不够认真,则禁止开电视。有几次小明没有做完功课就想打开电视看六点钟的动画片,都被妈妈严格禁止了。结果,直到小学毕业,小明均能遵守这项规定,总是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而他喜欢的电视节目也都观赏了。小明的妈妈做得很好。有的家长常常误用,允许孩子先看电视,然后做作业,完全是本末倒置。

    第二,必须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强化与他的学习行为之间的依随关系,如果在学生心目中没有把强化与良好的学习行为联系起来,强化对他的学习并不起作用。比如,有的学生为了看电视,草草地做完作业,就要看电视,如果家长允许看,则是对他做作业草率、不认真这一不良行为的强化。因此,家长必须使儿童意识到,允许他看电视是对他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一种奖励,而不是随便怎样他想看就可以看的。

    第三,必须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相对不喜欢的活动,而不能相反。比如,家长可能觉得弹钢琴要比练毛笔字有趣得多,因此告诉孩子说:“你放学后先写一百个毛笔字,然后我允许你弹一小时钢琴。”家长心想这回孩子该好好练字了,可孩子根本不买帐,因为他宁愿多写毛笔字,也不愿弹钢琴。可见,教师和家长在选择强化物时,必须了解与所要强化的学习行为相比,儿童更喜欢什么,并把后者做为强化物,方能有效。

   (三)强化程序

    对于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给予一次强化就万事大吉。事实上,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了激发并维持他们的学习行为,常常需要多次强化,这就涉及到强化程序的设计和实施。

    所谓强化程序是指在强化频率和可预见性上的各种模式。强化程序可以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两大类。连续强化是指每次反应都给予强化,也叫全部强化,比如,教师对学生每次回答问题都给予表扬。间歇强化是指对某些特定的反应给以强化,也叫部分强化,比如,教师只对真正圆满的回答给予表扬。连续强化能够迅速建立起某种学习行为,但强化一旦停止,原有的学习行为就很容易消退,缺乏坚持性。间歇强化正相反,学习行为建立的速度较慢,但强化停止后,学习行为消退得也慢。因此,连续强化适用某种新的学习刚开始阶段使用,而后就要尽可能转入间歇强化。

    部分强化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不同的程序。从强化的时间间隔上,可将部分强化分为固定时间间隔强化和变化时间间隔强化。

    固定时间间隔强化是指学习者在一个可以预知的固定时间间隔内受到强化。比如,学生的期末考试就是固定时间间隔强化。这种强化程序的效果是,学生掌握了强化出现的时间间隔,平时不用功,只是在强化快要出现时才想到要努力,考试过后,故态复萌,只等下次考试前再拼命一搏。

    变化时间间隔强化是指学习者在一个不可预知的、任意变化的时间间隔内受到强化。比如,教师预先不通知的抽查考试、随堂小考就是变化时间间隔强化,其效果是,学生不知何时出现强化,无法“临时抱佛脚”,只能把功夫用在平时。

    根据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关系,可将部分强化分为固定比率强化和变化比率强化。

    固定比率强化是指学习者达到一个可以预知的、固定的反应次数后,即可得到强化。比如,每做完10道练习题就可得到1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这种强化程序的效果是可以维持相当高的学习行为发生率,但每次强化过后,学生往往有稍许懈怠,很快便又开始努力学习,直到得到下一次强化。

    变化比率强化是指学习者在达到一个不可预知的、不固定的反应次数后,可以得到一次强化。比如,在课堂上,同学们自愿举手回答问题,但哪一次举手会被老师叫到是随机的,事先难以预料,有时接连被老师叫到,但仍然希望下次举手时会被叫到,因此,学生们每次都自愿举手。可见,这种变化比率强化的效果是最好的,学习行为发生率高而稳定,强化一旦停止,学习行为仍会持续,历久不衰。玩赌博游戏所以会上瘾,恰恰是变化比率强化的结果,有时赢,有时输,输输赢赢,没有定则,以致于有些赌徒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四)外部强化的副作用

    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很多研究发现,外部强化虽然能够提高外来动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副作用——损伤某些活动的内在动机。

    对于人们本来有兴趣的活动,或者说本来能够由内在动机激发的行为,由于外部强化的介入,而且这种奖赏又太过显眼,简直成为一种贿络时,使人们行为的结果似乎就是为了获得外部奖赏,从而损害了内在动机和对活动本身的兴趣(Lepper &Hodell 1989)。外部奖赏的破坏效果主要出现在所奖励的只不过是完成任务本身,而不是出色地完成任务的情况下(Carnern &Pierce1994)。比如,只要交了卷,所有学生都可以得A等成绩,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即不需付出任何努力,无论水平高低,都可以被接受。因此,学生们就会认为只要做了就会有奖赏,而不是因为付出了努力、有能力或答卷质量高,进而损害了内在动机。外部强化对内在动机的损害是以学习者的认知为中介的。研究发现,当学生完成了很容易的学习任务之后获提表扬时,他们会将这种表扬看作是教师认为他们低能的标志,因而损伤了内在动机(Graham1991StipekWeiner等,1983)。另外,外部强化的使用还易使学生的注意范围变窄,只关心考试、分数和奖赏,而忽略对所学内容本身的掌握(Decharms1980)。所有的老师都会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即“老师,你讲的这个内容会考吗?”

    根据上述分析,当我们运用外部强化激发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慎重。对于学生本来有内在兴趣的学习活动,要避免由于外部奖赏而损害其内在动机;对于学生一开始就缺乏兴趣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外部强化去激发学习动机并使学生最终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

 二、认知好奇心

   (一)何为认知好奇心

    认知好奇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认知好奇心被认为是内在动机的核心(周国韬,1997)。

    人类在婴幼儿时期通常以三种方式的探究活动来表现他们的好奇心:(1)感官探究——凡有新奇事物出现,便以视听感官探索;(2)动作探究——在感官探究的基础上,以动作去摸索,比如儿童将新买的玩具拆开探个究竟;(3)言语探究——用已掌握的言语向他人询问、求解,比如,儿童总是缠着父母问个不停“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当儿童进入学校后,这种认识好奇心表现为对所学知识的渴求即所谓的求知欲,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认知好奇心的类型与产生条件

    波多野和稻垣(1971)曾把认知的好奇心分为一般的好奇心和特殊的好奇心。

    1一般好奇心及其产生条件

    一般好奇心是指人们在过分单调的环境中,由于缺少刺激,就会想办法寻求各方面的信息,但所追求的信息并没有明确固定的方向,仅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为满足。

    信息量的大小是引起一般好奇心的重要条件。这里所说的信息量是指能够引起好奇心刺激的强度和复杂程度。按照伯莱恩(19661971)的观点,个体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加工时,有一个信息加工的最佳水平。这个最佳水平需要一定量的信息,当信息不足或低于最佳水平时,个体就会感到烦闷和厌倦并去寻找新的信息或改变、重组自己认知结构中的原有信息。上述“感觉剥夺”实验已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如果信息量过大,超过个体信息加工的最佳水平时,个体会感到身心疲劳,产生对信息的恐惧和回避行为。事实上,个体信息加工的最佳水平与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是联系在一起的。当个体需要加工的信息过多,超过了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就会出现对信息的“饱厌”。中小学生由于课业负担过重而产生的厌学心理与此相关。另一方面,当刺激的信息量低于个体信息加工的最佳水平时,无论人还是动物,就会去寻找新的刺激信息,以满足一般好奇心。

    2.特殊好奇心及其产生条件

    特殊好奇心是指人们对某些具体的、特殊的事物感兴趣,从而有选择地接受某方面的信息。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好奇心。

    例如,一个小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妈妈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说:“你是从白菜地里捡回来的。”孩子自言自语地说:“奇怪呀,有的小朋友说自己是妈妈生的,有的小朋友说自己是爸爸生的,而我怎么是从白菜地里捡回来的呢?”孩子显然很迷惑,但妈妈不再做更多的解释。于是,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他将花费很多的时间寻找报刊书籍上的有关信息,自发地探索自己的身世之迷。很明显,这个孩子对“人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有一种特殊的好奇。

    认知上的矛盾是特殊好奇心产生的重要条件。许多人对UFO、有没有外星人、百慕大三角等感到好奇,不断追寻有关这方面的信息,恰恰是因为这些事情令人感到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直到今日,人们仍未找到解释这类问题的明确答案。那个被妈妈一句不恰当的回答所误导而不断追寻自己“身世之迷”的小男孩,也是因为认知上出现了矛盾。当一个孩子上学后,对某一门学科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正是一种特殊的好奇心。然而,在一项研究中发现156名小学男生和142名小学女生的好奇心随年级升高而降低(Engelhard & Mousaas,1998)。可见,如何唤起并保持儿童的特殊好奇心,对教师是一项挑战。要想唤起这种好奇心,教师不仅要提供有关的知识信息,还要充分利用信息呈现的某些特点,如新奇、变化、夸张、复杂、含糊不清等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不和谐,进而唤起他们对某一学习内容的特殊好奇心。

三、成就动机与成就归因

   (一)成就动机

    1.什么是成就动机

    所谓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是由成就需要所引起的。人们对成就的需要是不同的,有些人从早到晚都劲头十足,另一些人则得过且过,无甚雄心壮志。

    成就动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默里H.A.Marray ,1938)提出的“成就需要”的概念。默里将成就需要定义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完成困难的任务”的驱力。在默里研究的基础上,麦克莱兰D.C.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J.W.Atkinson)继续进行有关成就动机的实验研究,并于1953年合著《成就动机》一书。

        2成就动机的测量

    成就动机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投射测验,另一类为问卷测验。

    投射测验中最常用的是主题统觉测验TAT)。其程序是,呈现给被试一系列图片,要求他们就每一张图片编写一个故事。故事内容要包括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在想什么?将来会发生什么?等等。

    使用TAT测量学生的成就动机时,研究者要根据故事中所表达的成就信息进行评分。麦克莱兰训练计分员能辨认故事中表达出的11种不同的成就主题,每一主题计1分,得分为011分某一分数,分数越高,表明成就动机也越高。

    由于TAT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评分的主观性使测验的信度也受到影响。因此,从20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研究者开始设计问卷测验来测量成就动机。阿特金森曾采用考试焦虑问卷(TAQ)即通过测定学生对考试的紧张、焦虑程度来测量回避失败的动机。周国韬等(1993)编制的“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量表”也属于这种类型的测验,由72题组成,每题从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四个等级进行评分。例如: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别人越是做不出来的题,我越想试一试。”采用问卷测验测量学生的成就动机的优点是易于施测,评分客观,信度较高,但效度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成就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成就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坚持性、学习任务选择以及学习成绩等均有重要影响。

    在学习任务的选择上,高成就动机的学生积极地向中等难度的课题或任务挑战,低成就动机的学生可能选择不恰当的任务,并经常变动所选择的任务。在对待学习的态度、坚持性上,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在面临失败的情况下,有耐心、有毅力、能坚持;低成就动机的学生则会半途而废。一些研究(郭占基、周国韬等,1993)表明,成就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正相关,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其学习进步快,成绩较好;相反,低成就动机的学生,其学习无明显进步,成绩亦较差。美国心理学家洛厄尔(E.L.Lowell)以成就动机强弱不同的两组大学生为被试,要求他们完成的任务是将一些打乱了的字母组合成普通的词。结果,成就动机强的组(19人)比成就动机弱的组(21人)取得更高的成绩。(见图91

 

    图9-1成就动机与学习成绩

 

   (二)成就归因

    1.归因及早期的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以及其他社会事件的原因作出的解释或推论。人们对在工作或学习中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或推论,即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

    心理学家对人们的归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从而形成了有关归因理论

         2.维纳的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

    维纳(Weiner,B)对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的研究影响最大,具有代表性。

    维纳(1971,1972)接受了海德和罗特等人的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的位置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但是,他还提出要增设一个“稳定性”的维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维纳(1974)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四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个原因可以用稳定性和控制的位置两个维度加以划分(见表41

        表81维纳设想的二维归因模式

稳定性

控制的位置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能力

任务难度

不稳定的

努力

运气

 

    维纳认为,归因不同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会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能力是一个稳定的内部归因,如果将成功归因为能力,会感到自豪,并期望以后还会成功;如果将失败归因为能力,则会感到羞愧,并期望以后仍将失败。努力是一个不稳定的内部归因,如果将成功归因于付出巨大的努力,会增加自豪感,但并不一定期望以后还会成功,一旦放弃努力,可能面临失败;如果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会增加羞愧感,并期望以后通过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得成功。任务难度是一个稳定的外部原因,如果将成功归因于任务简单,会减少自豪感,如果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太难,则会减少羞愧感,但期望下次还将是失败的结果。运气是一个不稳定的外部归因,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会减少自豪感,也不会期望下次还会成功;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运气差,会减少羞愧感,但可以期望下次碰到好运而成功。

    维纳将他的二维归因模式用于解释成就动机,发现成就动机水平不同的人,其归因模式存在着差异。高成就动机的人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不断探索与成就有关的新任务,如果失败了,则归因于努力不够,在以后他们会更加努力,并期望着成功;低成就动机的人则往往把学习成功归因于外在的因素(如碰到好运气),而将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内部因素(如缺乏能力),这使他们在未来逃避成就任务,并期望再次失败。

    维纳的二维归因模式提出后,得到了很多研究的验证和支持,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提出,促进了他的理论不断发展。为了说明归因的多样性问题,维纳(1979)增设了一个“可控性”维度,将成败的原因又分为可控的原因和不可控的原因两类,从而形成三维归因模式。为了回答三个归因维度如何影响成功或失败的期待以及归因引起怎样的情感反应等问题,维纳(198519861990)对理论作了进一步的修正,提出了“动机和情感的归因模式”。

四、习得性无力感与自我效能感

   (一)习得性无力感

    1.习得性无力感的概念

    习得性无力感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无力感现象也是大量存在的。人们在工作、学习和交往等活动中,常常会因受挫折和失败而变得失望、丧失信心,进而陷入束手无策、自暴自弃的消极状态中,在以后的活动中表现出回避、退缩和放弃等行为倾向,在精神上出现抑郁反映。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常因种种学习障碍而在学习上屡遭失败的打击,沦为学习差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对学习成功不抱期望,从而厌倦或放弃学习。因此,无力感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2.习得性无力感的理论

    梅尔和塞利格曼(1976)指出了习得性无力感产生的原因和它的心理成分,形成了最初的理论假设。

    按照塞利格曼等人的观点,无力感的产生主要经历以下过程:(1)获得“结果是不可控的”失败体验;(2)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即无论自己如何反映,都和结果没有关系,结果都是失败;(3)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即在以后的行为中,无论自己努力与否也都将面临失败的结果。(4)产生无力感。无力感产生后表现出对认知、动机和情绪三种心理成分的破坏作用。在认知上,产生个体行为与结果之间无相依关系的期望,即“结果不可控”、失败无法避免的认知和期待;在动机上,放弃反映,不做尝试,消极被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在情绪上,变得冷漠和抑郁。

    后来的研究发现,人们在面临失败以后无力感的产生与否以及产生以后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特征均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因此,艾布拉姆森(Abramson)和塞利格曼等人(1978)提出了一个以归因理论为基础的修正模式。为了应用归因理论说明无力感,他们首先对维纳(1974)的二维归因模式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一个普遍性维度,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普遍或特殊的原因两类。这样,个体对失败的归因就可以通过控制的位置、稳定性和普遍性三个维度加以说明(详见表93)。

              表9一个考试失败的学生的归因


 

    根据无力感的归因理论,内部归因产生个人的无力感,即认为是自己一个人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外部归因产生全体的无力感,即归因者会觉得除自己以外,别人也都无法控制行为的结果。稳定的归因产生长期的无力感,即无力感的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如几年),不稳定的归因产生短暂的无力感,即无力感的症状只持续较短的时间(如几分钟)便消失。普遍的归因是指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都存在的因素,这时会产生普遍的无力感,即无力感的症状会出现在各种情境中(如各种学科的学习);特殊的归因是指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才存在的因素,这时会产生特殊的无力感,即无力感的症状只出现在这一特殊情境中(如只对数学学习产生无力感,但不影响语文学习)。

    大量的研究证实,无力感的儿童与他们失败后的不良心态和消极归因有着密切关系。

    迪纳(Diener)和德韦克(Dweck)(19781980)研究了学生对失败的不同反应。他们将学生区分为“无力感的学生”和“掌握定向的学生”两种。无力感的学生失败后,总是在失败的原因上思前想后,纠缠不清,不能自拔;而掌握定向的学生(即以掌握知识为学习动力的学生)失败后关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走出失败。他们发现,无力感的学生总是低估他们以往的成功,而高估他们的失败的数量,当无力感的学生有成功时,他们经常会报告说自己并不期望成功会继续。

    德韦克(1990)指出,无力感学生和掌握定向学生的行为特征明显不同。无力感学生在失败后,行为策略立即受到破坏,他们几乎立即把自己看成失败者并开始寻找各种失败的借口。比如,他们恰好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从来也做不好这样的事;他们将来也不会做得更好等等。而掌握定向的学生在失败后并不自暴自弃或寻找籍口,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失败,他们把任何当前的失败看成是在过去的成功和未来的成功之间的一段小插曲。

    德韦克(1987)发现无力感的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做也无法获得成功。因此,什么也不做会使他们感觉更好,因为如果他们没有尝试就失败,他们就可以将失败归因于没有尝试,那样就不用归因于自己是个笨蛋了(Covington & Omelich,1981,1984)。因此,当你看到那些学习困难的差生在学校里总是消极地对待学习,你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二)自我效能感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当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达到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或取得某一水平的行为结果时,就表明他们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Bandura,1977a,1986;Schunk,1990,1991)。自我效能总是和某一特定的领域相联的。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领域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但在写作文方面的自我效能却很低。有些学生在各科学习上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但在体育活动中的自我效能却很低。

    2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条件及其作用

    一个人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是受什么因素决定的呢?班杜拉(1980198119831986)及其同事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作用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第一,影响活动的选择。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人会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并期望获得成功。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越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就会越多地选择从事这方面的活动;反之,学生会逃避那些自己感到不能胜任的活动。比如,数学自效能感较高的学生,会更多地选择数学学习活动。

    第二,影响努力的程度、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人自信心强,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努力实现目标。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困难面前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尝试。

    第三,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活动时情绪饱满,信心十足,体验到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水平低;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是垂头丧气,充满着紧张、焦虑和恐惧。

    第四,影响任务的完成。自效能感高的学生确信自己能够很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从而集中注意力,适当运用有关学习策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总是担心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不足点上,因此,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动机作用。自我效能感将影响学生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付出多大的努力、坚持多久以及愿意承受多大的压力(Bandura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