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
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二、工作记忆及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
(一)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第二个信息贮存库,其中保留着的是个体正在有意识地思考着、使用着或工作着的信息。比如,当你问查号台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并用来拨号时,这个电话号码便正保留在你的工作记忆中,且正被使用着。
工作记忆有以下三个特点:
1.保持时间短。对新信息的保留大约是10至20秒(E.Gagne
et al.,1993)。超过这一时间,信息或者消失,或者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转入长时记忆。由于工作记忆对信息的保留时间短,因而也被称作短时记忆。比如,用过陌生电话号码后,如果不加复述,它很快便从记忆中消失。
2.容量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记住大约5-9个独立的信息单位(G.Miller,1956)。由于工作记忆只能容纳少量的信息,因此,它成了“信息加工的瓶颈”(E.Gagne
et al.,1993)。比如,一次记忆的陌生电话号码超过9位,除非你用笔记下来,否则你可能记不住或记错。
3.信息处于激活状态。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正在被个体意识着、思考着、使用着。当你听课时,阅读并理解文章时、解决数学问题时,你便正在使用你的工作记忆。因此,工作记忆是完成各种心理操作的“工作台”。
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进入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并进入长时记忆中贮存。然而,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使信息的进入和加工都受到限制。为了增加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提高其加工效率,可以采取两条途径:组块和自动化。
(二)有关的认知加工过程:复述和组织
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只能保留很短的时间,我们怎样才能将其中的重要内容转移到长时记忆中去呢?复述和组织是两种主要的认知加工策略。
1.复述
复述是指在工作记忆中重现信息。复述有两种类型即维持性复述和精制性复述(Craik
& Lockhart,1972)。
维持性复述(maintenance rehearsal)是指一遍一遍地、原封不动地重复要记忆的信息。维持性复述的主要作用是使信息暂时地保存在工作记忆中以便使用,比如,当你从查号台问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后,你可以先将这个号码复述两遍,然后再去拨号。因为如果不复述,你可能在拨号过程中就忘记了这个号码而无法使用。维持性复述的第二个作用是使工作记忆中的部分新信息通过反复的、充分的复述而转换到长时记忆中去贮存。比如,还是那个电话号码,你为了能够把它长久地记住以便以后再使用,你需要一遍遍地复述这个号码,最终使它牢固地贮存在你的长时记忆里。通过维持性复述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通常是一些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如电话号码、外文单词、数学公式等等。由于维持性复述只是原封不动地重现新信息,而没有和已有知识建立任何联系,因此,即使通过简单的维持性复述进入到长时记忆的信息,也容易从长时记忆中遗忘。请看下面的一串数字:
3 8 6
1 1 2 5 2 3 6 5
你需要复述几遍才能将这串数字记住?记住以后能保持多久?多数人在一两天之内便会忘掉。
精制性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是指将要记忆的信息与已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的过程。
精制性复述是通过运用精制策略实现的。所谓精制(elaboration)是指在工作记忆中完成的对新信息的精心制作或精细加工,是对要记住的新信息附加额外的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各种方式:(1)对新信息进行联想,(2)产生关于新信息的视觉表象,(3)对新信息的字面意思做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4)把新信息同别的事物进行比较;(5)举出一个关于新信息的实例;(6)补充新信息的某些细节;(7)找出与新信息有关的上位观念或下位观念;(8)对新信息做合乎逻辑的推理等等。
现在,让我们再想想前面说过的那串数字,你还记得吗?如果记不住了,请试着用精制性复述的策略把它们更好地记住。仔细观察那串数字,看你能想到什么,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串数字与你所知道的一些其它事情有关:
3 8——“三八”妇女节
6 1——“六一”国际儿童节
1 2——12个月
5 2
——52周
3 6 5——365天
做了这样的精制后,相信你对这串数字一定会记得更牢固、更长久。
精制过程是在工作记忆中完成的。新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新信息本身处于激活状态,以新信息为线索,通过学习者有意联想,贮存在学习者长时记忆中的一些与新信息有关的信息相继被激活,这一过程叫激活的扩展(Anderson,1983)。通过激活的扩展,长时记忆中的原有知识进入工作记忆,与新信息建立起联系,精制过程便同时完成。可见,精制是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活动,学习者必须有主动精制的意识,主动地考虑如何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主动地以新信息为线索去激活长时记忆中贮存的有关信息。精制作为一种认知技能,可以用产生式系统来表征。
对于一些意义性不强的学习材料(如记忆一串数字),我们可以运用精制策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它。我们所学习的各门学科的知识,通常是一些有意义的知识,更可以大量运用精制的策略。学生可以在听教师讲课的同时,主动完成各种精制。
精制性复述的作用有两个:第一,通过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并使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更长久地保持;第二,通过精制性复述而进入长时记忆的新知识,当需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时,能够更容易对信息进行检索。
2.组织
所谓组织(organization)是指对要记忆的新信息,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或项目之间的关系归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的过程。比如将要学习的外文单词,按着一定的标准分成人物、动物、植物、服装、颜色、动作、数字、星期、月份等去记忆,就是一种组织的过
程。
精制和组织都是在工作记忆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但又是两种不同的方式。精制性复述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但却没有建立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则是建立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合成一个整体。
归类法是一种最常见的组织策略。许多实验证明了人们在学习和记忆过程有一种群集倾向即将相同类别的记忆项目归为一类进行记忆。
不仅儿童利用分类组织的策略可以提高记忆成绩,成人也同样可以通过分类组织提高记忆效率。鲍尔(G.H.Bower,1969)等人研究了范畴组织和联想组织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所谓范畴组织是指在信息加工中将属于同一范畴的项目归类到一起。实验中使用的一个范畴组织如下图(图3—5):
图1-5
矿物的范畴组织图
让实验组被试学习范畴组织图下面有组织的全部名词共112个。对比组的被试也学习范畴组织图下的同样的名词,但所有的名词的位置全部打乱,随意安放。结果如下表(表3—4):
表3-4
四次试验平均回忆单词数与组织的关系
情 境
|
试 验 次
序
|
1
|
2
|
3
|
4
|
有组织的
|
73.0
|
106.1
|
112.0
|
112.0
|
随机的
|
20.6
|
38.9
|
52.8
|
70.1
|
组织的另一种方法是纲要法,主要用于把握课文的结构。将课文内容按纲目要点编成提纲,按提纲进行学习和记忆,既能节省工作记忆的空间,又能有助于知识在长时记忆中建构命题网络。
无论是归类法还是纲要法,组织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经过组织的信息最容易进入长时记忆中贮存并在长时记忆中建构命题网络;第二,经过组织的信息,也便于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回忆)信息。
|